新生儿溶血病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溶血病又称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是母亲对胎儿红细胞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引起的溶血性疾病,Rh血型和ABO血型不符都能引起这种疾病,但前者引起的比较严重,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也是引起新生儿胆红素的最重疾病,目前已发现26个血型系统,160种血型抗原,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发生率最高,Rh血型不合溶血病发生较少,但Rh溶血临床表现比ABO血型不合溶血病重。MN溶血最为罕见。
特别注意:
哪些妈妈可能会生ABO血型不合的宝宝?
1.病史中有自然流产史及前一胎新生儿黄疸史者。
2.血型检查为O型,其丈夫为A、B或AB型。
3.O型血准妈妈在孕前查出抗A或抗B抗体效价较高者。
4.O型血准妈妈孕期抗A(B)IgG效价>1:64者。
5.孕期B超检查,严重溶血者可见胎儿皮肤水肿,肝脾肿大等。
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
(一)提早分娩孕期越长,孕母产生的抗体越多,对胎儿影响越大故应提早分娩。但应尽量在胎肺成熟时给予分娩。
(二)宫内换血以此纠正胎儿贫血,但操作时应谨防感染和损伤胎儿及胎盘。
(三)分娩时应避免窒息。
(四)脐带处理胎儿娩出时,应尽量减少脐血流入胎儿,避免更多致敏的红细胞和抗体损害新生儿。断脐时脐带残端宜留5~6cm长,滴上1:5000的呋喃西林溶液,并用无菌纱布包扎,保持湿润,以备换血。
相关链接:
新生儿窒息的相关知识
新生儿鹅口疮如何防治
新生儿硬肿症有什么表现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