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新生儿脐带感染如何预防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脐带未脱落前给宝宝洗澡时不要弄湿脐带,可以用75%的酒精擦拭根部,预防感染。当脐带脱落后发现有渗出液时,除了需要进行局部消毒,还要保持脐部干燥,不要包扎或覆盖脐部。

  如果伴有体温高时,还要加用抗生素消炎,防止炎症的进一步加重。有时脐部会有小的增生的肉芽组织,必须到医院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脐带在1~7天内即可脱落

  脐带是胎儿的生命线。出生后切断的脐带根部是伤口,但因为脐带内血管没有完全闭死,一旦护理不当导致细菌乘虚而入,可引起脐炎、败血症,危及宝宝的生命。

  何谓脐带感染或有问题?

  1.湿肚脐有血水或脓:大多数的肚脐底部在脐带脱落后的前2~3天都是湿湿的,因为底层的皮肤尚未长好,所以黏膜会有一些分泌物,但如果脱落后过了1周仍然有分泌物,则是不正常。

  2.肚脐有黄色黏调分泌物,甚至有恶臭味:表示肚脐底部发炎,需每日彻底清洗干净,或看医生接受进一步的处理。

  3.不断有水样液流出:在极少数的例子中,可能表示肚脐与腹内的小肠或膀胱有通路(脐尿管)存在,需要求医诊治;因为容易造成腹内的感染,所以可能要接受手术除去此通路。

  4.肚脐分泌物带血丝或血块:表示伤口愈合未完全,需看医生并加以处理。

  5.肚脐周边红肿:为发炎现象。

  6.肚脐底部有呈红白色的小肉瘤状物:表示肚脐伤口愈合不良,此肉瘤会愈长愈大,而它的存在会阻碍伤口处正常皮的生长,故需找医生尽快除去此肉瘤。

  肚脐的医疗处理

  1.电烧法:在医院或诊所使用,以电烧直接将肚脐糜烂处,灼烧变干后再除去即可,效果较快速。

  2.化学灼烧法:用3%~5%的硝酸银溶液涂抹在小肉瘤上,每天2~3次,其目的是让肚脐能快速干燥,但此溶液沾到会使皮肤变黑,故使用时要小心为之。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0 条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