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新生儿脐部的疾病与表现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一、脐疝

  脐疝(Umbilicalhernia)是腹壁肌肉和腱膜于脐部遗留的先天性缺陷,腹膜从脐环薄弱处(脐血管穿入部位)向外突出疝到皮下,外面仅有皮肤覆盖。

  多见于未成熟儿,女孩多于男孩。脐部可见一圆形肿块,直径约1~3cm或更大,哭闹或用力时增大,安静平卧时消失。用手轻压疝内容可复位。疝环小于2cm者多能自愈,或用胶布粘贴法治愈。疝环大于2cm,2~3岁以后仍不闭者,宜作手术修补。

  二、脐炎

  脐炎(Omphalitis)是因新生儿出生时断脐消毒不严或生后脐部护理不当,脐残端细菌污染引起的脐部感染。

  [病因]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最多见,溶血性链球菌次之。

  [临床表现]脐部局部发红、肿胀,渗出液增多,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常有臭味。进一步发展可致腹壁蜂窝组织炎、脐周围脓肿。感染也可沿脐静脉侵入血流,导致门静脉炎、门静脉栓塞或败血症,亦可向邻近腹膜扩散而引起腹膜炎。

  如脐带脱落后局部有少量渗液,用酒精消毒数次后即可干燥自愈,不能称为脐炎。

  [治疗]脐炎初起时,局部用0.1%呋喃西林或核糖霉素溶液湿敷,或消毒后用1%龙胆紫涂擦,酌情应用抗生素。如已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

  三、脐肉芽肿

  脐肉芽肿是断脐后未愈合的伤口受异物的刺激或经常摩擦而形成的息肉样、樱红色小肉芽肿,呈米粒至黄豆大小,有脓血性分泌物,不易痊愈。

  [症状]新生儿及幼儿肚脐有分泌物。严重者周围皮肤组织红肿发炎。常见于未满月婴儿。年龄较大儿童如有同样症状应考虑是否有其它问题,如脐肠瘘管等。

  [诊断]翻开肚脐可见肉芽组织。

  [治疗]以95%酒精涂抹,如无效可使用外科电烧器烧灼肉芽组织。

  四、脐出血

  脐出血(Umbilicalbleeding)有两种表现。

  ①脐带残端出血

  多见于剪断、结扎脐带后24小明内发生,由于结扎线松脱、结扎线过细或结扎过紧而割断或割裂脐静脉所致。也有脐带脱落后,残留血管出血。

  ②脐肉芽组织出血

  多于出生后第2周出现,渗血量一般较少,如渗血不止,则应考虑出血性疾病的可能。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0 条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