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早产儿成长的几关道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指胎龄小于37周,体重小于2.5公斤的未成熟儿)由于全身各个器官都未发育成熟(胎龄越短,越不成熟),难以适应子宫内外环境的骤然变化,易发生各种疾病,甚至死亡。早产儿出生后主要面临五个方面的问题,即五道关。   呼吸关早产儿因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出现频繁的呼吸暂停或呼吸衰竭。另外,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要保持张开状态而不萎陷,需要一种称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参与。早产儿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少,容易出现肺泡萎陷,通气降低,出现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   体温关正常体温是机体维持正常新陈代谢的基本条件。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而用于产热的棕色脂肪较少,故保暖不当易发生低体温,出现肢端发冷、硬肿,哭声低弱,吸吮差,心率降低,甚至休克、肾衰、肺出血等危及生命。若室温过高,则又会出现脱水热。   感染关新生儿皮肤黏膜薄嫩,易被擦伤,成为细菌侵袭的通路;脐部为开放的伤口,细菌易繁殖并进入血液;部分免疫球蛋白虽可通过胎盘由母体进入胎儿,但与胎龄有关,胎龄越低,免疫球蛋白水平越低。故早产儿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抚触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婴儿抚触   “婴儿抚触”的来由   1995年,强生公司率先把“婴儿抚触”引入中国,即刻受到中华护理学会等多家权威机构的密切关注。至今为止,婴儿抚触已在全国各地得到了普遍推广。培训抚触专业医护人员2万余名,超过300万新生儿受益于该项目。   自1960年以来,有关婴儿抚触的绝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早产儿。现在,婴儿抚触也同样适宜于健康足月儿。   现有的研究发现,经过抚触的早产儿身长和体重明显高于一般水平。抚触可使体内生长激素释放增加,促进肠胃激素的释放,即使摄入相同的热量,接受抚触的早产儿会增加更多的体重和身长。   由于早产儿在出生时大脑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出生后早期神经系统仍处在快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婴儿抚触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感官灵敏性的增强。   婴儿抚触与病儿   有的生命一出世就面临着疾病的困扰。通过系统研究,儿科专家发现,婴儿抚触可以帮助婴幼儿期疾病的治疗。   研究显示抚触治疗能帮助婴儿更容易入睡,睡眠质量提高,而在清醒时有更长的时间处于敏捷的状态。   哮喘儿童缺乏理解力和依从性,所以放松治疗的效果就受到了限制。经过对哮喘患儿...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护理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   早产儿呼吸暂停要及时“刺激”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小于260天),出生体重不足2500克,身长在46厘米以下的婴儿。据资料显示,我国早产儿出生比例为6%~8%,广东省每年出生的新生儿有1048万。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住客”里,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占了较大比例。随着中国又一轮生育高峰的到来,庞大的出生人口基数导致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数量日益增多。   过早的出生,使早产儿先天不足,体内各器官发育不成熟,体质弱,适应环境能力差,因此,胎龄越小越不容易存活,“精心护理对早产儿十分重要”,杨杰介绍,有的早产儿不到28周就出生了,在医院要呆长达8~9周,一般要到37周,体重达到2.5公斤才可以出院。据悉,对早产儿的护理主要是针对并发症护理的,除按正常新生儿护理外,早产儿必须至少过呼吸、喂养、感染三道关。   第一关是呼吸关。早产儿因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出现频繁的呼吸暂停或呼吸衰竭。另外,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要保持张开状态而不萎陷,需要一种称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参与,早产儿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少,容易出现...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护理一定要注意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宝宝提前1个月出生,体重才2千克,身体素质也比一般的孩子要差些。医生说最好是将宝宝送到早产儿监护室进行特殊护理。虽然,我和妻子很想和宝宝呆在一起,但是看见他那柔弱的身体,也只能承受分离之苦。   —摘自一位丈夫的日记   如果宝宝出生前能听懂父母的话,他一定知道爸爸妈妈希望他能健康安全地来到这个世界。虽然你也很急切地想和他见面,但也不希望过早的见面,会影响到他的身体健康。许多宝宝理解你的心情,按时来到这个世界,但总有一些调皮的宝宝会控制不住对爸爸妈妈的好奇,早早地“溜”出来和你们见面。   对于调皮的早产宝宝,父母们总是又爱又怕。是啊,新爸爸也想早点看见那个在自己心里勾画了千百遍的宝宝,但又害怕宝宝没有发育成熟的身体,不能过早地经受这个世界过多的考验。   早产儿有如下身体特征:   (1)体重:2.5千克以下。   (2)身长:45厘米以下。   (3)皮肤:鲜红薄嫩,褶皱处较多,多胎毛。   (4)生殖器官:女婴小阴唇未被大阴唇覆盖,男婴阴囊较小,睾丸未降至阴囊。   事实证明,早产宝宝的确比正常宝宝身体的各方面素质更弱些。宝宝在母体的生长发育时间过短,...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护理关键在哪里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满37周小于259天的活产婴儿。   由于早产儿全身各系统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对子宫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均较差,因此死亡率较高。为了避免早产儿夭折,做好护理工作极其重要。   护理的关键在于以下四点:   1、保暖:室内温度保持在27-28℃,相对湿度55-65%。由于一般居室的温湿度很难达到这些要求,因此早产儿生后可以放置在暖箱中。   2、体位:早产儿的头应偏向一侧,使口中的粘液外流,避免粘液或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3、喂养:由于早产儿成熟度不同,其吸吮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采用不同的喂养方法。对于吸吮力正常或稍差的孩子,可以喂母乳或配方奶粉,但需注意喂养速度要慢,避免孩子呛奶或窒息。对于吸吮能力差、不会吸吮但已具备吞咽功能的早产儿,可用滴管将奶液滴入早产儿口中。而对于那些没有吞咽能力的孩子,应留在医院中进行胃管喂养,即用乳胶胃管插入孩子口中,用注射器将奶直接注入胃内。   4、预防感染:这是提高早产儿生存率的关键。早产儿不能与患有感冒、气管炎、腹泻等疾病的人接触,护理者要注意穿消毒过的隔离衣。早产儿的衣服、尿布、奶瓶应定期煮沸...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护理有新进展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生率为5.6%,美国为7.1%至17.9%不等。国内报道早产儿死亡率为12.7%~20.8%。   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提高,早产婴儿的存活率已有所提高,但其日后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较正常足月儿差。为此,人们开始关注早产儿发育性照顾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起,发达国家的医务人员已开始对早产儿发育性照顾进行研究,并作了相关报道。现将国内外早产儿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加强环境管理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由于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产热不足,散热增加,导致早产儿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适中的环境温度能使早产儿维持理想的体温,早产儿室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并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   早产儿的中性温度(是指能保持早产儿正常体温,而新陈代谢率最低、耗氧量最少的一种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一般在32℃~36℃之间,体重越轻者,周围环境应越接近早产儿体温。因此,早产儿往往需要置于暖箱中保暖,体重1001~1500g者,箱温应在32℃~34℃;...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护理的5大要点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和足月儿相比,照顾早产儿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更离不开科学的知识指导和良好的照顾技巧,以下便是父母需要特别注意的5大居家照护要点。   1、室内空气   宝宝对室内空气的好坏比大人要敏感,请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打开窗户置换新鲜空气。家人如果感冒则一定要使用口罩。在流感季节可询问儿科医师,以决定是否给宝宝打预防疫苗。   2-烟雾是呼吸道疾病的第二号凶手,千万不要让早产宝宝暴露在二手烟下,而父母也一定要避免在室内抽烟。如果刚刚抽过烟,请暂时不要亲近宝宝。   2、外来访客   在早产宝宝出生之后的1~3个月内,面对访客的大原则应该是严格限制。最好限制客人的来访时间,尽量不让客人碰触宝宝,如果一定要近距离接触宝宝,请客人务必把手洗干净。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有如下2个原因:   1-让宝宝有充分的时间来适应家中的新环境。   2-避免客人可能带来的疾病传染。   3、卧室安全   1-卧室窗口要有防护栅栏,当妈妈抱着宝宝在窗口站立时,要避免宝宝因为探视窗外而不慎跌下。   2-床头柜的四周应为圆角,以免给宝宝带来意外撞伤。   第一...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护理的三道关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近10%的早产率,精神压力大是诱因   在妊娠37周之前出生、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孩子均被称为“早产儿”。据统计,近年来,早产儿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据全国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2002年全国早产儿约占新生儿出生总数的7.7%,2005年上升至8.1%。最新的调查显示,广东省早产发生率为9%左右,比全国水平还高。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每个月均有100例左右的早产儿。这些早产儿大多在28-30周出生。专家说,这与现在孕妇的精神压力大、患基础疾病及易感染等有关。   专家说,最近他们接生了一对妊娠只有24周的双胞胎,每个新生儿体重不足500克。值得注意的是,试管婴儿中的双胎和多胎本身就容易发生早产,所以不要人为“制造”双胞胎。   早产儿先天不足,家庭护理很重要   早产儿由于全身各个器官都未发育成熟,难以适应子宫外环境的骤然变化,易发生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专家说,一般来说,在医护人员和父母的帮助下,早产儿必须要闯三关———   第一道关:喂养   由于早产儿吸吮力弱,吞咽功能差,胃容量小,易引起呛奶而窒息,加上各种消化酶不足,消化吸收功能也较差。所以,出院回家...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护理的全方位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生率为5.6%,美国为7.1%至17.9%不等。国内报道早产儿死亡率为12.7%~20.8%。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提高,早产婴儿的存活率已有所提高,但其日后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较正常足月儿差。   为此,人们开始关注早产儿发育性照顾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起,发达国家的医务人员已开始对早产儿发育性照顾进行研究,并作了相关报道。现将国内外早产儿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加强环境管理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由于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产热不足,散热增加,导致早产儿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适中的环境温度能使早产儿维持理想的体温,早产儿室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并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   早产儿的中性温度(是指能保持早产儿正常体温,而新陈代谢率最低、耗氧量最少的一种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一般在32℃~36℃之间,体重越轻者,周围环境应越接近早产儿体温。因此,早产儿往往需要置于暖箱中保暖,体重1001~1500g者,箱温应在32℃~34℃;...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护理的指导手册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随着生育的年龄两极化,高龄产妇和年纪过轻的妈妈越来越多,相对胎儿早产的几率也大幅提升,如何避免早产,并给予这些"巴掌仙子"最好的护理,都是当务之急!   正视早产的危险   怀孕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不是每个胎儿都如期在预产期报到,面对这些迫不及待降临的宝宝,妈咪们一定很疑惑是什么原因造成早产的呢?   认识早产因素降低发生率   现代人生活忙碌,压力又大,这些都是造成早产的可能的社会因素.想要降低早产的几率,必须先认识早产的原因,才能有效防治.有不孕妇并不属于早产的高危人群,但是仍然发生早产的现象.所以一定要牢记早产的征兆,才能真正有效避免早产。   早产是指怀孕20周以后,37周之前的生产状况,而早产儿指的就是怀孕满20周,但未满37周所出生的宝宝。一般来说,早产的发生率点所有怀孕的5%-10%,但是却占所有新生儿死亡原因的80%,如此高的比例,准父母们一定要充分了解早产的原因,才能避免亲爱的宝宝提早报到。   7个征兆小心早产   1.一阵一阵的腰酸。   2.下腹部有下坠感或压迫感。   3.阴道分泌物变多,夹杂红色血迹或水样分泌物。   4.腹部出...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