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新生儿面部的日常护理方法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新生儿五官护理之面部   症状一:新生宝宝面部发红,脸颊、额头、下巴多处地方出现疹子怎么办?   专家解答:   这是湿疹,一种十分常见的皮肤病。根源是胃肠道系统的不完善,宝宝吃进去的某些过敏原易透过较薄的肠壁进入血液中,由于皮下毛细血管最丰富,所以湿疹就立刻表现在皮肤上。新生宝宝出现面部湿疹,痒感明显,易反复发作,常使患病宝宝不安。爸爸妈妈也不必太过着急,除了较重的要去医院治疗外,一般的只要精心护理就可治愈。   主要护理方法:   注意面部皮肤的清洁、干燥,洗脸时不要用肥皂刺激,否则可加重湿疹。   千万不要给宝宝喂鲜牛奶,以免产生抗体导致日后发生过敏。   只有红斑及血疹时,可用消炎药物外擦,每天2~3次,有糜烂、渗液时,用2%~3%的硼酸,开水冲开,用比较干净的纱布或消毒棉签蘸上少许,涂抹在患处。   妈妈要经常留意宝宝周围的冷热温度及湿度的变化,尤其要避免宝宝皮肤暴露在冷风或强烈日晒下。除了注意天气变化,妈妈不要让宝宝穿易刺激皮肤的衣服,如羊毛、丝、尼龙等。   妈妈最好不要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蒜、酒等。注意定时喂奶,不要让宝宝过饥或过饱,防止...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颅内出血怎么治疗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产妇难产,医生使用胎吸术,结果造成新生儿头部血肿,随后又发现颅内出血,而贫穷的家庭无力承担孩子的治疗费。昨天,记者获悉新生儿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治疗,但最终病情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新生儿的父亲周学奇告诉记者,经过本报的报道后,他与当时妻子生产的医院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成了一纸协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先行垫付孩子的所有治疗费用,等医疗鉴定结论出来后,再按照责任分担医疗费。   周学奇于是在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的陪同下将孩子送入南京中大医院治疗。周学奇告诉记者,孩子的病情到底如何还有待第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才能判断出来。   如果颅内血块被吸收了,孩子会很快康复起来。如果还继续有出血的问题,孩子就有危险。现在孩子由医院工作人员全程护理,因此喝不到母乳,只能以奶粉为食,这又加重了他的负担。   本报帮周学奇联系了专业生产婴幼儿奶粉的贝因美公司。昨天,公司专程给新生儿送来了2罐900克装的罐装初生婴儿奶粉、2盒405克装的盒装奶粉,还有婴儿尿不湿等总价在500元以上的物品。   相关链接:   宝宝没喂饱也会患上腹泻   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治疗宝...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颅内出血治疗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新生儿   (一)加强护理   保持安静,减少搬动,头中位或右侧卧位,头肩略垫高30度。保持患儿体温在35.5~36.5℃之间。出生时即有症状者,宜推迟喂奶。供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控制入液量,宁少勿多,每日50~60ml/kg。   (二)对症治疗   A抗惊厥治疗   新生儿惊厥的治疗首先是注意HIE时可能存在的代谢紊乱如低血糖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低钠血症等的立即处理。一旦确定惊厥不是由代谢紊乱引起,需用抗惊厥药物。原则上选择一种药物,剂量要足,或两种药物交替使用。用药期间经常监测药物血浓度,用药后密切观察,以惊厥停止、安静入睡、呼吸心律平稳、掌指弯曲有一定张力为度。   1.苯巴比妥   控制新生儿惊厥首选。首次给以负荷量15~20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缓慢注射。如惊厥仍未控制,可每隔10~15分钟再给5mg/kg,直到惊厥停止,总量可达30mg/kg。惊厥控制后,12~24小时开始给予维持量,按每天5mg/kg,分两次静脉或肌内注射,每12小时1次,2~3天后改为口服维持。与安定合用时注意到对呼吸抑制。   2.安定   为治疗新生儿惊厥...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与治疗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新生儿颅内出血指发生于新生儿期的颅内任何部位的出血,临床以颅内压增高、呼吸不规则、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症状为主要特征。本病是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按出血部位,可分为硬膜外出血,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脑室内出血、混合型出血等6种。   病因和发病机理   (一)产伤   胎儿头部受到挤压是产伤性颅内出血的重要原因,如胎头过大、产道过小、产道阻力过大、急产、胎位异常、高位钳产等,导致颅内血管撕裂、出血。以足月儿多见   (二)缺氧   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常导致缺氧性颅内出血,多见于早产儿,缺氧时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溢,多为渗血或点状出血,出血量常不大而出血范围较广和分散。   (三)其他   新生儿的出血性疾病(如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等及颅内先天性血管畸形可引起颅内出血。快速扩容、补液渗透压过高、机械通气时吸气峰压或呼气末正压过高等医源性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颅内出血的发生。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   (一)加强护理   保持安静,减少搬动,头中位或右侧卧位,头肩略垫高30度。保持...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饮食卫生要注意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新生儿饮食卫生要注意   1.奶瓶等用具应消毒   由于新生儿对细菌的抵抗力特别弱,所以餐具应彻底消毒。家庭消毒最简单的方法是煮沸。煮沸消毒的方法是;把奶瓶、茶匙等用清洁剂和清水洗净,放入锅内。锅内的水要没过餐具,水开后,保持沸腾状态lo分钟。因为奶嘴容易损坏,可在停火前3分钟时放人即可,最后把餐具取出来,放在清洁的地方保存,上面蒙上一层消毒纱布,以防污染。   新生儿的胃最初只能容下不足30毫升的流食。两周后可逐渐增至60毫升,母乳人胃后,大约3个小时才能排空,故每次喂奶量要适度。混合喂养的母乳哺喂每天不得少于3次。如果减至1-2次,母乳分泌有迅速减退的可能。人工喂养时,奶瓶上奶头洞口大小要适宜。太小,每次吸吮太少,孩子会厌烦,或者还未吃完就累得睡着了;太大,则易呛着。奶头的洞口到底多大才合适?可将奶瓶倒置,开始的1—2秒钟是细细喷溅出来,以后成滴状滴下,则比较合适。   2.不必严格规定吃奶时间   一般体重在3—4千克的新生儿,平均每3—4小时喂奶一次,每天约需喂奶六七次即可。但是,假如婴儿确实是饿了,即使在吃奶时间的前一小时,也可喂食。或是因为母亲的奶水不够...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脓疱疹怎么办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新生儿脓疱疹是一种新生儿期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传染性很强,容易发生自身接触感染和互相传播,常在新生儿室造成流行。由于新生儿皮肤非常细嫩,皮脂腺分泌旺盛,细菌容易堆积在皮肤表面;而且新生儿表皮的防御功能也比较低下,当皮肤有轻度损伤时,就容易致病。   新生儿脓疱疹的病原多来自母亲,家属或医务人员不洁净的手,或者婴儿使用了被细菌感染的衣服,尿布和包被等。在与有皮肤病肿、化脓性皮肤感染的成年人接触后,或母亲患有乳腺炎时婴儿发病也增多。   新生儿脓疱疹通常发生后第一个星期。一般病好发在头面部、尿布包裹区和皮肤的皱褶处,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也可波及到全身。在气候炎热的夏天或包裹太多以及皮肤出汗多时更容易发生。   脓疱表皮薄,大小不等,周围无红晕,较周围皮肤稍隆起,疱液开始呈现黄色不久浑,大疱破裂后可见鲜红色湿润的基底面,此后可结一层黄色的薄痂,痂皮脱落后不留痕迹。轻症患儿没有全身症状,重症患儿常伴有发热。吃奶不好,黄痘加重等症状。   新生儿脓疱疹若能治疗可以很快痊愈否则容易迁延不愈,甚至出现大脓疱造成大片表皮剥脱。   新生儿脓疱疹的预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脱水热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新生儿脱水热是因新生儿体内水分不足引起的发热。其病因主要由于进入水分不足,环境温度过高引起。新生儿出生后,经呼吸、皮肤蒸发、排出大小便等失去相当量水分,而生后3-4天内母乳分泌量较少,体内水分不足。加之保暖过度,使小儿体温升高,呼吸增快,皮肤蒸发的水分也增多,如补充液量不足,也可出现脱水。   有时因保暖箱放在阳光照射的窗旁,箱内温度升高,在内的新生儿体温也随之升高。在以上情况下,蒸发损失的水分比钠盐的损失多,血清钠增高,血清蛋白也可以增高。   经适当降低环境温度,松开包被,补充水分后,体温便可降至正常,但如果精神极差,吃奶无力,高热持续时间很长,则应到医院就诊,以防合并感染性疾病而耽误了治疗。   新生儿脱水热多发生在出生后的2-4天,热度一般在38℃-40℃。小儿表现为烦燥不安,啼哭不止,但无其它感染中毒症状。脱水症状不一定明显,但可因脱水而体重下降,尿量减少。发热的高低和体重的减轻也不一定成比例。   新生儿脱水热的治疗主要是补充液体,喂温开水或5%-10%葡萄糖液,每2小时一次,每次10-30mL。口服液体困难时,可静脉补液,以5%葡萄糖液加入总量1/5的生...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脱水热的治疗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问:我妹妹的儿子出生已满6天,不知何故,从昨晚起小宝宝就烦躁不安,哭闹不止,不肯吃奶。一量体温高达40度,我们赶紧把他带到医院,医生诊断为新生儿脱水热。请问,新生儿脱水热是怎么回事?姜华   答:据统计,炎热季节出生的新生儿,有1/3的在生后2—8天出现发热,测体温为38.5℃—39.8℃或更高,患儿会出现烦躁不安、哭闹、尿量下降,常伴有面色红、皮肤潮红、口唇粘膜干燥等症状。在发热期间,新生儿能吃奶,无惊厥,精神状况良好,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脱水热”。此病是因新生儿体内水分不足、血红浓缩和高钠血症引起的。   新生儿出生后2-3天,往往体温骤然上升,可高达39度-40度,发热一般持续数小时或1-2天,便自然恢复。   这种现象叫“新生儿脱水热”。在出现脱水热的同时,往往伴有体重下降,这是由于小儿初生2-3天内进食少,加上呼吸、出汗、排便等显性和不显性的丢失、收入失稀所致。   但体重的下降,一般不超过出生时体重的10%,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叫做"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在小儿进食正常以后,体重会很快回升。   新生儿患脱水热,临床表现为烦躁、哭闹,体温突然升高,往往达...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腹泻怎么办?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母乳喂养儿每天大便2~6次,甚至更多,金黄色糊状或稍稀,气味酸、不臭。如一般状况好,体重增长,是属于正常现象。人工喂养小儿的大便颜色浅黄色,成形,每天1-2次。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变稀或水样有时带脓血。   如何预防新生儿腹泻   由于新生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消化能力差,免疫功能比成人低;又兼他们生长发育迅速,营养的需求相对较多,胃肠道的负担很重,因而容易发生腹泻。腹泻常见的病因是喂养不当,如人工喂养儿,奶量增加太多或突然由人奶改为人工喂养,牛奶内加糖过多或不定时喂养。   环境过热或过冷可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少数患儿腹泻是对奶制品过敏引起的。腹泻的另一类病因是感染,如母亲喂奶前不洗手,不注意个人卫生和奶头清洗。   人工喂养儿奶头和奶瓶不注意清洁消毒,就可能被细菌污染,特别是夏天奶容易变质污染,如喂了已变质的奶可引起肠道感染。此外,新生儿肠道以外的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或败血症等也可以腹泻。   新生儿腹泻主要在于预防。母乳是无菌的,而且母乳中有抗体尤其在初乳中抗体很多,对肠道感染有一定的抵抗力,母乳喂养可以减少腹泻发生。人工喂养时注意喂养方法和做好奶具清洁消毒,这是...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腹泻的2个阶段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第1阶段:潜伏期。孩子感染了病原?菌以后,一般都先有一个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与感染的病原菌种类有关。   如志贺氏菌感染的潜伏期大约为16-72小时,一般病毒的潜伏期大约在4-48小时。寄生虫的潜伏期更长,如贾第鞭毛虫的潜伏期大约1-3周。   第2阶段:发作期。潜伏期过后,孩子会有腹部不适、腹痛的感觉,随之出现腹泻。腹泻可能在几天内就痊愈,也可能持续两周以上。持续两周以上的腹泻就称为慢性腹泻或迁延性腹泻。   腹泻时,特别是在急性期,大量的水分随大便丢失,很容易造成孩子脱水。而长期的慢性腹泻则使各种营养素的丢失增加,致使孩子营养不良,造成体重不增甚至下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相关链接:   新生儿15种异常是不是病?   手口足病是否会影响新生儿?   注意新生儿黄疸的信号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