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新生儿皮肤护理的相关识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初生婴儿的皮肤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基本发育成熟,所以,它的功能和结构都与成人的皮肤有很大的差别。   宝宝的皮肤显得特别娇气、敏感,很容易受刺激,引发各种疾患。   *在宝宝3岁前,特别是最初1年,父母一定要重视宝宝皮肤的日常护理。   了解孩子的心理,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步。同样,只有充分了解了婴儿的皮肤特点,父母才能更好地护理宝宝的皮肤。   新生儿皮肤护理小锦囊   一、脸部护理   1、症状:宝宝经常流口水及吐奶。2、护理:应准备柔软湿润的毛巾,替宝宝抹净面颊,秋冬时更应及时涂抹润肤膏防止肌肤皲裂。   二、眼部护理   1、症状:眼角发红,醒后眼屎分泌物多。2、护理:每天用湿药棉替宝宝洗眼角一次。   三、鼻腔护理   1、症状:鼻腔分泌物塞住鼻孔而影响呼吸。2、护理:用湿棉签轻轻卷出分泌物。   四、脐部护理   1、症状:宝宝出院时脐带已脱落,有时脐孔稍湿或少量出血。2、护理:不论脐带是否脱落,应在每天洗澡后清洁脐部,即用消毒棉签蘸75%医用酒精,从脐部的中央按顺时针方向慢慢向外轻抹,重复三次,更换三根棉花棒,抹出污物、血痂,保持脐部干爽和清洁...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皮肤清洁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新生儿   正常新生儿的皮肤柔嫩,表面的角质层薄,皮层下毛细血管丰富,因此皮肤呈玫瑰红色。初生时,新生儿皮肤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的胎脂,是由皮脂腺分泌的皮脂等组成的,具有保护皮肤、防止感染等作用。生后数小时,胎脂开始逐渐被皮肤吸收,一般不要人为地用水洗去或用纱布等东西将它擦去,如果头顶部胎脂较厚可搽一点植物油待其干燥脱落即可。有的新生儿初生时脸好像有些肿,进入这段时间,脸部水肿一般已消失。   胎毛通常于生后一周开始脱落,给新生儿洗澡时可看到水中漂着许多细绒毛。在生后的10~15天中,全身皮肤会呈现干燥、鱼鳞状纹路,以后会脱皮。脐带一般已脱落。   有的新生儿起初头上长有黑发,但不久就陆续脱落,这是正常的,新的头发一般迟早会长出来,这与胎毛完全不同。   新生儿皮肤很娇嫩,局部防御机能差,故很容易受损伤,且受伤处也容易成为细菌入侵的门户,轻则引起局部感染发炎,重则可能扩散至全身(如引起败血症等)。   因此,这段时期的新生儿其皮肤的清洁卫生很重要,头、颈、腋窝、会阴部及其它皮肤皱褶处应勤洗并保持干燥,以免糜烂。每次换尿布后,特别是在大便后应以婴儿护肤柔湿巾清洁臀部,再...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皮肤的护理法则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新生儿的皮肤比较薄嫩,保护不当容易破损。保护新生儿的皮肤须注意以下几点:   (1)新生儿的皮肤角化层较薄,而且易于脱落,故防御外力的能力较差,只要受到轻微的外力就会损伤。对损伤的皮肤若护理不当,就会引起感染甚至使婴儿死亡。   (2)新生儿的皮肤薄,血管多,具有较强的吸收和通透能力,容易吸收药物,因此不要随便给新生儿使用药膏,必须使用时,应使用无刺激性的药物;洗澡时,应用刺激性小的“婴儿皂”,不要用药皂。   (3)新生儿的皮下脂肪薄,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因而保温非常重要。冬天保温不好,新生儿就容易得硬肿症,这种病儿的死亡率较高。夏天,若保温过度或室内温度过高,孩子再饮水不足,就容易得脱水热。   (4)新生儿的皮脂腺分泌比较旺盛,皮脂易溢出,因此要经常为新生儿洗头、洗澡。如不经常洗头,就容易在头上形成“乳痂”。   若有了“乳痂”,一定不要一块块地连头发一起往下揭,以免损伤头皮,造成感染。这时可以用棉球沾2%水杨酸花生油(或熟的食用油)每日擦数次,数日后大部分可除去。   (5)新生儿有时在颜面部、躯干出现小水疱样的疹子,这是由于新生儿的汗腺分泌功能亢进,分泌物...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皮肤的清洁卫生很重要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新生儿皮肤的清洁卫生很重要   正常新生儿的皮肤柔嫩,表面的角质层薄,皮层下毛细血管丰富,因此皮肤呈玫瑰红色。初生时,新生儿皮肤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的胎脂,是由皮脂腺分泌的皮脂等组成的,具有保护皮肤、防止感染等作用。生后数小时,胎脂开始逐渐被皮肤吸收,一般不要人为地用水洗去或用纱布等东西将它擦去,如果头顶部胎脂较厚可搽一点植物油待其干燥脱落即可。有的新生儿初生时脸好像有些肿,进入这段时间,脸部水肿一般已消失。   胎毛通常于生后一周开始脱落,给新生儿洗澡时可看到水中漂着许多细绒毛。在生后的10~15天中,全身皮肤会呈现干燥、鱼鳞状纹路,以后会脱皮。脐带一般已脱落。   有的新生儿起初头上长有黑发,但不久就陆续脱落,这是正常的,新的头发一般迟早会长出来,这与胎毛完全不同。   新生儿皮肤很娇嫩,局部防御机能差,故很容易受损伤,且受伤处也容易成为细菌入侵的门户,轻则引起局部感染发炎,重则可能扩散至全身(如引起败血症等)。   因此,这段时期的新生儿其皮肤的清洁卫生很重要,头、颈、腋窝、会阴部及其它皮肤皱褶处应勤洗并保持干燥,以免糜烂。每次换尿布后,特别是在大便后应以婴儿护...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皮肤褶烂如何防治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新生儿表皮柔软娇嫩、防御功能差、极易受细菌感染。新生儿皮肤摆缝处相互摩擦,积汗与分泌物过多,局部热量不能散发,引起充血所致。体胖、炎热、潮湿、不注意卫生等更易发病。   症状   常于生后第二周在腋窝、腹股沟、臀缝、四肢关节屈面,肥胖儿的会阴部、颈部等褶缝处皮肤发红、糜烂,表皮剥脱,边缘清楚,病变处皮温较高,缝中积液因起化学变化而发生臭味。有时可继发细菌感染。褶缝处水分吸干,然后扑少许婴儿专用爽身粉,可防止褶烂的发生。   预防   注意新生儿个人卫生、勤换尿布,保持局部清洁,洗澡后在褶缝处用细软纱布将水吸于,扑以无刺激的婴儿爽身粉,以防褶烂发生。   治疗   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外用1%~2%龙胆紫或有效抗生素。皮肤有破溃最好不用粉剂药物及龙胆紫,因只能引起表皮干燥的作用。发现异常及时看医生。将皮肤破溃处用温水洗净、擦干,将适量的鞣酸软膏均匀轻柔地涂抹,每日2次。可以起到隔水、干燥及止痛等作用,避免感染加重。   护理   首先应确保新生儿使用的衣物、被褥、用具清洁。成人的手应彻底洗净再护理新生儿。注音仔细观察腋窝、颈部、腹股沟等部位。因积汗...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皮肤褶烂的预防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新生儿皮肤褶烂   相关链接:   新生儿窒息的相关知识   宝宝肛裂如何治疗   新生儿呕吐不止诱因多   新生儿易发生的六种病   症状   常于生后第二周在腋窝、腹股沟、臀缝、四肢关节屈面,肥胖儿的会阴部、颈部等褶缝处皮肤发红、糜烂,表皮剥脱,边缘清楚,病变处皮温较高,缝中积液因起化学变化而发生臭味。有时可继发细菌感染。褶缝处水分吸干,然后扑少许婴儿专用爽身粉,可防止褶烂的发生。   预防   注意新生儿个人卫生、勤换尿布,保持局部清洁,洗澡后在褶缝处用细软纱布将水吸于,扑以无刺激的婴儿爽身粉,以防褶烂发生。   治疗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勤换尿布,洗澡后将褶缝处水分吸干,然后扑少许婴儿专用爽身粉,可防止褶烂的发生。   2.已发生者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外用1%~2%龙胆紫或有效抗生素。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的5大身体症状,正常吗?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看着刚刚生下来的小宝宝,不少新手妈妈会有许多疑惑。宝宝的脚指甲看起来好像是往肉里长?宝宝有双“扁平足”?我的宝宝是不是不正常?妈妈们别太着急,想知道宝宝的身体有何奥秘,就来看看吧!   新生宝宝的5个身体小奥秘   1.宝宝有双“扁平足”。   事实上,新生儿足底扁而平是正常的。相反,如果婴儿在头几个月里就有很高的足弓反而是一种不良的信号,因为它预示着宝宝会有神经或肌肉方面的问题。宝宝到了4~6岁的时候足弓才会发育好。   2.内八脚和罗圈腿   由于子宫中空间有限,胎儿是以双腿交叉蜷曲,臀部和膝盖拉伸的姿势生长的,因此他的腿、脚向内弯曲。出生后,随着宝宝经常的运动,臀部和腿部的肌肉力量加强,宝宝的身体和脚就会慢慢变直。   3.小婴儿大便时会发出“吭哧吭哧”的声音,全身都会变红。   别担心。这是因为胎儿在子宫里没有排泄大便的活动,他的腹部肌肉缺乏锻炼,因此没有足够的力量。出生后的宝宝要非常用力才能排出大便。   4.小屁屁上的红疹大多是由宝宝的大便造成的。   新生儿的消化系统难以完全消化掉母乳或配方奶中的碳水化合物,那些未被消化的在大肠中发酵,产生气体...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的6个不速之客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以下介绍新生儿6个不速之客:   新生儿硬肿症   宝宝出生后,特别是那些早产、低体重、出生时窒息及身体有感染的宝宝,如果身体受冷,多会在出生后1周内,出现皮肤发凉、发硬,最初皮肤是红色的,严重时变成紫红色。宝宝不吃、不喝、不动弹,体温低于35℃以下或不升高,即使哭,声音也很微弱。这些症状可表明,宝宝患上了硬肿症。   患硬肿症的宝宝,由于抵抗力低,还容易再患上肺炎、脐炎、败血症等疾病,甚至导致肺出血,如果宝宝的面部也发生了硬肿,连奶也不能吸吮了。   逐客令   1.宝宝在寒冷季节出生时,出生后的几天内,居室温度注意保持在22℃-25℃之间。妈咪换尿布或穿衣服的动作要快一些,洗澡前主要把衣被预热妥当。   2.经常观察宝宝的四肢是否发凉,体温是否在36℃以上。发现宝宝皮肤发凉、体温低时,立即放在温暖的包被里,外面放一个热水袋,但摸起来不能烫手,以免烫伤宝宝。最安全的办法是“袋鼠保温法”,即把宝宝搂在妈咪怀里,以体温直接温暖宝宝的身体。体温切不可恢复得太快,24小时恢复到36℃-37℃即可。   病理性黄疸   小宝宝在出生后2-3天,皮肤和白眼球会开始变黄,...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的7种开发智能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人的智力表现在7个方面,不要仅仅发展培训他较强的那一种智能。这种培养始于BB降生之时。   早教儿童专家在考虑孩子的智力时总要从整体上来观察。心理学家霍沃德·加德纳的多智能理论强调有很多方面显示孩子是聪明的。   在幼儿期,孩子们学习如何与他人在一起和如何满足他们的需要。这些因素与很多其它因素一起促进孩子们的智力--有些东西太复杂以致无法用一种标准化的测试来衡量,或者由孩子们学说话或走路如何快来确定。   根据多种智力理论,我们每人拥有七种"智能",或在七方面表现人为聪明的。有人用手便利;有人善于诗文;有人唱歌出色。   每一类型的智力赐与我们某种东西奉献给这个世界。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是每一种智力在我们生活中自我表现,每个人都与众不同。   通过认识多种智力,我们能够帮助孩子们提高他们个人的能力。但如果没有给他/她一个机会开发这个世界,根据他/她的技能工作和发展他/她自己的能力,就不要过早地给学龄前儿童帖上象未来科学家,会计,艺术家,田径运动员之类的标签。   理解多种智力意味着更多地关注个人的特征。想象一个人除了写诗或解决几何问题外,什么都不会将是怎样。  ...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的“异常信号”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父母对新生儿身体的变化是最敏感的,这些体征,比如头形异常、尿发红等,很多是正常的。尽管如此,年轻父母还是需要针对新生儿的体征的特殊之处给予特别护理,比如脐带护理、男婴女婴阴部护理等。   新生儿的5个异常体征   长斑   有的新生儿皮肤会出现粉红色的斑块。这是由于皮肤柔嫩,受外界刺激而充血引起的,1-2天后可消退;出生后2-3天,多数新生儿的面部,胸背部等处皮肤可出现轻度黄色现象,叫生理性黄疸,不必惊慌,一般1-2周消失。   体重下降   出生后婴儿体重可逐渐下降6%-9%。这是由于婴儿进食和喝水少,肺和皮肤不显性失水及大小便排出所引起的,10天之后即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头形异常   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头部一般呈椭圆形,像肿起一个包似的。这是由于分娩过程中胎头在产道内受压引起的。   有的婴儿出生后头部出现柔软的肿块,而且逐渐肿大,这是分娩时受压而引起的头皮血肿,只要局部不感染,出生后6-10周可消失。   尿发红   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尿。看到尿布被染成砖红色时不必担心,这是尿中的尿酸盐引起的。   大便发黑   婴儿的第一次大...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