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潜伏期一般为风4~12天,平均7天,故民间有"锁口风"、"脐带风"、"七日风"、"四六风"之称,新生儿破伤风首发症状,常表现为不能吸乳(咀嚼肌痉挛所致)。 在病的早期,病婴表现为想吃而不能吃,故烦躁不安,啼哭不止;继而由于面肌痉挛致牙关紧闭、眉举额皱、口角上牵,而出现苦笑面容,再进一步发展则出现全身抽搐。此过程在新生儿发展甚快,多在24小时内完成。 ·抽搐严重则呈角弓反张,甚至频频窒息,膀胱及直肠痉挛,可致尿潴留及便秘。一般神智清醒,无发热或只有低热,发热高者可能由于并发症或严重抽搐所致,预后均较严重。 判断本病的严重程度,主要根据以下各点。 (一)潜伏期的长短 新生儿破伤风的潜伏期,一般是指从出生到发病的时限。潜伏期短,说明细菌的毒力强,产生的毒素多,故病情重。潜伏期短于6天者,预后多较严重;有一组资料表明,潜伏期短于6天者,其病死率为44.4%(11/25),而潜伏期长于6天者,病死率仅为20%(4/20),一般认为,潜伏期长于10天者,大多数能够治愈。 (二)抽搐发生的时限 指开始发病至抽搐的时限。这个时限越短,病情越重,时...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硬肿症是寒冷地区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儿的常见疾病,在冬季患病率较高。其病因主要与生后保暖差、喂养不足以及生后1周内患各种疾病有关。 新生儿硬肿症的后果严重,因此预防该病的发生至关重要。首先,要做好孕期保健工作,防治妊娠中毒症,预防出生低体重儿,防止早产和产伤的发生。其次,在寒冷地区要做好临产时母子保暖防寒工作。除房间暖和外,还应事先把婴儿的包被预暖,宝宝出生后迅速包裹好。 新生儿硬肿症临床表现包括三大主征,即体温不升、皮肤硬肿和多系统功能损害。 (一)体温不升:体温过低是主要表现,全身或肢端凉、体温常在摄氏35度以下,严重者可在30度以下。体温过低分产热良好与产热衰竭两种不同的情况,有助于判断病情。产热良好者腋温>;肛温,腋温减肛温差为正值(在0-0.9度之间),大多病程短,硬肿面积小,属于轻型。产热衰竭者,腋温 (二)皮肤硬肿:包括皮脂硬化和水肿两种情况。皮肤变硬,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提起。严重时肢体僵硬,不能活动,触之如硬橡皮样。皮肤呈暗红色或苍黄色,可伴水肿,指压呈凹陷性。硬肿常为对称性,累及部位依次为下肢、臀、面颊、上肢、背、腹、胸等...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硬肿症,又称新生儿硬皮症或皮脂硬化症,早产儿和体重不足儿发病率高。本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因新生儿皮下脂肪含熔点高和体温调节中枢不够完善,在低温条件下(室温过低或保暖不良),皮下脂肪堆积部位易于凝固而发生硬肿。 本病绝大多数患儿在生后一周内出现症状,主要表现就是不吃奶、不哭,体温低(≤35摄氏度)。全身皮下脂肪多的部位出现皮肤冷、硬、呈暗红色或青紫。皮肤紧贴皮下组织,僵硬不易移动,按之似硬橡皮样,伴水肿者按之可有凹陷。硬肿往往先出现于在小腿、大腿外侧,继而蔓延至臀部、躯干及颊部。硬肿症常并发肺炎及败血症,严重者可因肺出血而死亡。 对硬肿症预防重于治疗。采取以下措施有助于预防新生儿硬肿症:孕妇在冬季临产,事先提高室温,备好干热绒毯,待婴儿一出生即包好御寒;提早开奶,喂母乳,保证婴儿足够的热卡及水分供给;维持一个适度的环境温度,室温在24~28摄氏度,相对温度以40%为宜;注意覆盖好头部,因为头部占婴儿体表面积大;经常测量体温,若孩子体温低于36摄氏度或摸上去手足发凉,可在小儿棉被下放置热水袋或热水瓶保暖,也可把婴儿抱起,用母亲的体温来温暖婴儿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窒息的治疗,应该是分秒必争,以减轻对各脏器的损伤。因此,儿科、产科及麻醉科应紧密配合,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争取每个步骤能达到有效目的。 复苏的目的是: ①尽量清除呼吸道粘液。 ②增加通气,保证供氧。 ③保证有足够的心搏出量。 ④纠正酸中毒。 ⑤注意保暖,以减少氧耗量。 (一)轻度窒息 保暖,吸取口、鼻、咽喉部粘液和分泌。轻拍足底或用手指沿脊椎上下摩擦,但不宜用力过度。一般鼻导管和面罩供氧。经以上处理,若2分钟尚未建立呼吸,心率<;100次/分,必须用复苏气囊和面罩加压给氧。面罩大小要适宜。开始时加压1.96~2.45kPa,频率30次/分。 但如果为了扩张萎缩的肺泡,可用较高压力,同时应防止过高压力引起的气胸。经以上处理,患儿2分钟内缺氧仍无改善时,应改用气管内插管进行人工通气给氧。注意纠正酸中毒,当pH<;7.25时,可给5%碳酸氢钠溶液,一般3~5ml/kg,用5%葡萄糖糖溶液按1:1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二)重度窒息 除保暖,吸取口、鼻分泌物外,如羊水和胎粪吸入,应进行气管插管吸取。...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窒息是围生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和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复苏方法虽有改进,但还不够普及。预防和操作规范化亟待加强。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有哪些? 胎儿的供氧完全依赖母亲的胎盘,胎儿血液经过胎盘后,携氧增加,再经过脐带血管进入胎儿。 因此,凡影响胎盘血液循环或影响母体和胎儿氧气交换的因素,都可以造成胎儿缺氧。具体原因有: 一、难产使产程过长,以致胎儿缺氧。 二、分娩发生后子宫持续收缩,压迫胎盘和脐带,使胎儿供血不足。 三、胎盘功能不足或胎盘出血影响胎儿供血不足。 四、脐带扭转、打结或脱垂,阻断了胎儿的供血。 五、母亲如有心力衰竭、严重贫血、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因母亲缺氧,使胎儿也缺氧。 六、母亲分娩时用麻醉剂,抑制了胎儿呼吸中枢。 新生儿窒息有哪两种类型? 由于缺氧程度不同,新生儿窒息表现为青紫窒息与苍白窒息两种类型。 青紫窒息:窒息程度较轻。由于新生儿血氧降低,血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周身皮肤呈青紫色,脐血管充盈,有搏动,心跳规律有力,皮肤粘膜反射存在,肌肉张力好,无肤吸道梗阻,刺激皮呼可出现正常呼吸。 苍白窒息...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除与孕期保护、产科、新生儿处理质量密切有关外,也与接受孕妇的对象有直接关系,如教学医院、三级医院疑难杂症多,发生率可高达10%以上,一般则在5%左右。病死率约2.3%~12.7%不等。1986.10~1987.9北京50所医院新生儿死因中窒息占26.2%。根据妇婴保健院35年1015例活产新生儿死亡的病理解剖结果分析,因窒息死亡的占16.6%。产前、产时缺氧致死占1697例围产儿尸解的44.5%。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及娩出过程中引起呼吸、循环障碍,在生后1分钟内,迟迟不出现自主呼吸,但心跳仍存在。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病症,也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 病因 新生儿窒息的本质是缺氧。凡影响母体和胎儿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原因都会造成胎儿的缺氧。 (一)母体与胎儿间血液气体交换障碍 ①脐带血流受阻:如脐带脱垂、绕颈、打结、压迫、扭转而造成胎儿供血不足或供血中断而引起缺氧,使中枢受抑制以致发生窒息。 ②胎盘气体交换障碍:如胎盘功能不全、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低位胎盘等。 ③胎盘的母体...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护理 事实上,新生儿与成人一样,也需要呼吸新鲜空气,居室在注意保暖的前提下适当通风,只是不要让风直吹到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是有利的。 如果是夏天,室温还要适当降低一点,必要时可以使用电扇(不对着孩子和产妇),以免中暑。 新生儿居室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清洁、安静。新生儿大部分时间在睡觉,平均每天要睡20~22个小时,安静的环境是必要的。为避免空气中尘土飞扬,每天要用湿布擦拭桌、椅,并在洒水后扫扫地。 2、保持湿度。北方地区空气干燥,要采取些措施增加湿度。如冬天在暖器上放一盆水,炉子边挂一些湿衣服或毛巾,使水分蒸发。有条件的使用加湿器亦可。 3、不要让过多的人探望孩子。亲朋好友总出于热心,要来看一看刚刚出生的小宝宝,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过多人进出新生儿房间,可能带来呼吸道传染病菌,孩子易患病,而且人多嘈杂,也影响产妇和新生儿休息。 另外,新生儿房间也不要光线太暗,否则孩子的视觉受不到应有刺激。但注意阳光不要直晒孩子的脸部。 初乳虽然量少、稀淡,但对新生儿是极重要的。喂母乳的孩子在生后半年以内很少生病,就是接受了母乳中抗体...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各项发育指标(第一周) 神经精神发育 运动机能出生就会大声啼哭,以后会一阵阵地哭。出生后半小时内可俯卧于母亲胸前吮吸和吞咽母乳。物体碰触口唇时会引起吮吸动作。 触觉对母亲的触摸、抚抱,感受灵敏,并显示出喜爱。 嗅觉对母乳的香气感受灵敏,并显示出喜爱。 视觉觉醒时会慢慢睁开双眼,漫无目的地环视周围。能看见离眼20-30厘米远的鲜艳物体。有物品靠近眼睛时会眨眼。 听觉醒着时,近旁约10-15厘米处发出响声,可使其四肢躯体活动突然停止,似在注意聆听声音。 体格发育 体重足月的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约为3000克左右,男婴比女婴略重一些。出生后一周常会有体重减轻的现象,这是暂时的,10天内即可恢复,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身长平均约为49-50厘米,男婴比女婴略长。 头围男婴约为34.4厘米,女婴约为34.01厘米。 胸围男婴约为32.65厘米,女婴约为32.57厘米。 第一页123下一页最后一页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可能出现尿布疹,又叫做尿布皮炎即臀红,原因主要是湿尿布的刺激,浸湿的尿布与小婴儿的皮肤接触时间过长,尿中的尿素分解出氨的代谢产物后刺激宝宝的皮肤或因大便在臀部滞留时间长了以后发酵产生酸性物质,加上夏天炎热的天气出汗多等因素,刺激了新生儿柔嫩的皮肤使皮肤损伤而发生糜烂,常发生在臀部、大腿根部及大腿内侧,出现小红丘疹、小水泡继而为脓疱,如不及时处理就会出现皮肤表面糜烂,脱落甚至感染。 处理方法是: 1、先清洗。给宝宝洗臀部时要用温水,不要用肥皂,减少局部刺激。局部保持干燥,经常换尿布。 2、尿布选用大小合适比较柔软易吸收,如选择质量好的纸尿布或棉布尿片,不要用塑料布或橡皮垫等通气性能不好的物品放在臀下。 3、臀红经清洁以后局部涂以消毒的花椒油,或鞣酸软膏,如果出现糜烂可以在局部采用烤电灯泡。每日一次,每次15-20分钟,注意防止烫伤。 如何预防“臀红” 臀红又叫尿布疹。由于新生儿皮肤柔软,若大小便后不及时换尿布或擦洗臀部,孩子的皮肤就会受尿便的刺激和湿尿布的浸泡而引起皮疹,严重的可出现皮肤脱落或皮肤糜烂。预防尿布疹的最好方法是勤换尿布,用...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这种斑多在1~2天内不治自消,这不是所谓新生儿红斑,是一过性的生理现象。因为,新生儿皮肤娇嫩,皮肤下血管丰富,角质层发育不完善。 当胎儿从母体娩出后,便从羊水的浸泡中来到干燥的环境,又受到空气、衣物、洗澡用品等物刺激,皮肤便会出现这种玫瑰红色样丘疹,这可以说是新生婴儿适应环境变迁的生理反应,所以,新生儿用品应当以柔软、清洁、刺激性小为好,衣物清洗时一定要将化学洗涤剂冲洗干净。 洗澡时宜用中性洗浴液,不是十分必要时清水洗澡即可,不一定每次都用浴液,有些浴液冲洗不净对新生儿娇嫩的皮肤也有刺激性。 发生新生儿红斑后,父母要作好以下几件事: 1.新生儿父母及家人不要焦虑和不安。 2.患儿父母要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主要是检查给孩子穿的和包的衣物要柔软、清洁、舒适和刺激性小,否则,要适当调整。 3.注意包被是否过多,如果包被过多,可引起新生儿皮肤血管扩张,易促进红斑的发生与发展。 4.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局部处理或全身用药。一般来说,局限性、不发展、无融合的红斑无需全身用药,可用碘伏局部涂敷,每日2~3次即可。 如果红斑呈现扩大趋势,或融合成...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