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暂停是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病率很高。约40~50%的早产儿在新生儿期出现周期性呼吸。有周期性呼吸的早产儿约半数发展为呼吸暂停。这是因为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引起呼吸调节障碍。新生儿呼吸暂停还可由缺氧、体温变化、低血糖、酸中毒等引起。 呼吸暂停指一段时间内无呼吸运动,即呼吸停止20秒或更长多伴有青紫和心率减慢(<;100次/分)。呼吸暂停是一种严重现象,如不及时处理,长时间缺氧可引起脑损伤甚至死亡。 那么家长如何发现呼吸暂停呢?首先本病易发生于早产儿,因此早产儿的家长应对孩子给予特别的关注,要经常注意孩子的呼吸,当孩子呼吸正常时可见胸廓和腹部上下有节奏的起伏,面色红润;当呼吸暂停发生时,首先发现婴儿胸廓和腹部不动了,继而面色青紫,如果摸脉会发现孩子脉搏细弱,渐渐缓慢甚至停止,此时家长不要惊慌,你只要轻轻拍打婴儿一下,他的呼吸会很快恢复,如果还不恢复呼吸则表明呼吸停止时间过长,或由于奶液吸入引起窒息,此时需要把孩子的头偏向一侧,并给予更强烈的刺激如用力拍打足跟,吸出口鼻内奶液,直至到医院由医生进行人工呼吸。 如何预防呼吸暂停的发生呢...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据资料显示,我国早产儿出生比例为6%~8%,广东省每年出生的新生儿有1048万。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住客”里,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占了较大比例。随着中国又一轮生育高峰的到来,庞大的出生人口基数导致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数量日益增多。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小于260天),出生体重不足2500克,身长在46厘米以下的婴儿。过早的出生,使早产儿先天不足,体内各器官发育不成熟,体质弱,适应环境能力差,因此,胎龄越小越不容易存活,“精心护理对早产儿十分重要”。 杨杰介绍,有的早产儿不到28周就出生了,在医院要呆长达8~9周,一般要到37周,体重达到2.5公斤才可以出院。据悉,对早产儿的护理主要是针对并发症护理的,除按正常新生儿护理外,早产儿必须至少过呼吸、喂养、感染三道关。 第一关是呼吸关。 早产儿因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出现频繁的呼吸暂停或呼吸衰竭。另外,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要保持张开状态而不萎陷,需要一种称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参与,早产儿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少,容易出现肺泡萎陷,通气降低,出现呼吸困难和...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呼吸暂停是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病率很高。约40~50%的早产儿在新生儿期出现周期性呼吸。有周期性呼吸的早产儿约半数发展为呼吸暂停。这是因为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引起呼吸调节障碍。新生儿呼吸暂停还可由缺氧、体温变化、低血糖、酸中毒等引起。 呼吸暂停指一段时间内无呼吸运动,即呼吸停止20秒或更长多伴有青紫和心率减慢(<100次/分)。呼吸暂停是一种严重现象,如不及时处理,长时间缺氧可引起脑损伤甚至死亡。 那么家长如何发现呼吸暂停呢? 首先本病易发生于早产儿,因此早产儿的家长应对孩子给予特别的关注,要经常注意孩子的呼吸,当孩子呼吸正常时可见胸廓和腹部上下有节奏的起伏,面色红润;当呼吸暂停发生时,首先发现婴儿胸廓和腹部不动了,继而面色青紫,如果摸脉会发现孩子脉搏细弱,渐渐缓慢甚至停止,此时家长不要惊慌,你只要轻轻拍打婴儿一下,他的呼吸会很快恢复,如果还不恢复呼吸则表明呼吸停止时间过长,或由于奶液吸入引起窒息,此时需要把孩子的头偏向一侧,并给予更强烈的刺激如用力拍打足跟,吸出口鼻内奶液,直至到医院由医生进行人工呼吸。 如何预防呼吸暂停的...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2008年本市婴儿死亡率为5.61‰,其中本市户籍为2.96‰,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水平,继续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同时,据今年4月上海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的资料显示,上海地区早产儿发生率已经达到8%-10%,有上升趋势。综合上述数字,绝大多数早产儿显然得到了有效的医疗救助和保障,顺利地降生并存活。 但是早产儿毕竟先天不足,要想赶上同龄人的体格发育水平,必须要有“加速度”,既要上足发条,又得备足后劲。首当其冲的就是早产儿营养的科学管理问题,尤其是出院后的合理营养策略,这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是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关键环节。 日前我国围产、新生儿、儿童保健、营养等领域的专家提出了早产儿喂养对策,通过使用如母乳加母乳强化剂或喂养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粉(PDF),帮助早产儿在出院后防止营养缺乏与不足,完成追赶性成长,同时避免营养过剩而带来的对远期健康的不良影响。惠氏公司最近已在国内市场推出第一款PDF,填补了早产儿出院后营养支持的空白。 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更容易面临营养缺乏以及宫外生长发...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更需要母乳喂养。因为早产母亲的奶中所含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较足月儿母乳多,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而且早产母亲的奶更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还能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 所以妈妈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最适合喂养孩子,要想办法让孩子吃到母乳,或者想办法让孩子出院后吃到母乳。母亲要尽可能地与早产儿接触,如住院的医院有母婴同室病房,妈妈一定要陪伴宝宝入住母婴同室病房。对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婴儿,妈妈要按时挤奶(至少每3小时挤1次),然后将挤出来的奶喂婴儿。 第2周的早产儿,生活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出生体重较大的早产儿,喂养已经不会有困难了。体重轻、发育不健全的早产儿,经过在医院新生儿病房的治疗,如果情况好转,可以回家由妈妈自己哺乳。我们还是强调早产儿最好用母乳喂养。 如果孩子一生下来就住院,母亲能够坚持挤奶,孩子出院后开始母乳喂养,问题不是太大。如果母亲的乳汁已经很少或几乎没有了,要开始母乳喂养就有一定难度。不过妈妈还是不要放弃,不要丧失信心,坚持让孩子吸吮,许多妈妈的乳汁可以增多。对于母乳一时不能满足孩子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混合喂养,...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呵护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一些胎儿时期发育不良、早产的孩子,或出生时体重极低的新生儿们,得以跨过第一道“生死槛”,但以后还要面对比正常孩子多许多的发育问题。上海市2005年调查了4095名一至六年级的学习障碍者,其中四分之一多有高危出生情况。 早产及低体重儿先天营养不足 “今年5月份,我生下儿子小虎宝宝,早预产期53天,就是这53天让我的儿子受了多于足月儿53倍的痛苦。”一名为“虎宝妈妈”的网友在“早产儿吧”发表了《早产宝宝的辛酸育儿经历》,引来许多早产儿父母跟帖响应。 由于小虎宝宝是早产儿,吸吮能力和力量都比较差,每次吃5分钟的奶就睡着了,所以头两个半月,小虎宝宝基本上每天24小时都在吃奶,她就没日没夜地喂。后来,小虎宝宝又被查出脑部创伤综合征。 “早产儿(胎龄未满37周)、低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多是宫内感染、母亲高危妊娠、缺氧等因素导致的。”郑大三附院小儿内科徐发林博士说,由于没有足月就来到人世,其各脏器器官发育并未成熟,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再加上出生缺氧等原因,很容易造成脑损伤;另外,由于没有足月或体重过轻,这些孩...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人类健康生活,离不开良好的营养,而早产儿良好的营养是依赖于胃肠道功能的成熟与完善。早产儿的胃肠道功能也是随胎儿年龄的发育而不断成熟的。所以,离开母体越早的早产儿,这些胃肠功能越不成熟,喂养就越是困难。 早产儿的胃肠道功能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吸吮和吞咽反射:婴儿是靠吸吮和吞咽来摄取奶液的,但是,早产儿吸吮和吞咽的协调功能要到34周才能成熟,这些功能如果不成熟,不仅会妨碍经口摄入的充足喂养,而且也容易造成呼吸道吸入。 2.胃容量:早产儿胃容量很小,胃窦和十二指肠动力也不成熟,两者之间缺乏协调的活动,其收缩幅度、传播速度及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均是降低的,胃的排空也较慢,因此,早产儿比足月儿更易发生胃食管反流。 3.胃肠动力:胃肠道的蠕动促进食物在胃肠道的消化,早产儿胃肠道动力不成熟,胃肠蠕动往往很弱。胎儿年龄小于31周的早产儿,小肠蠕动幅度低,而且收缩也无规律,几乎没有推进性活动,只有随着胎龄的增加、胃肠功能的成熟,蠕动的频率、振幅和时间逐渐增加,才能将食物向下推动。 这就是为什么小早产儿更易出现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问题。早产儿结肠动力也...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喝酸奶不利肠道健康 人们普遍有这样一种观点:酸奶能帮助消化,所以当一些新妈妈们发现自己的宝宝食欲不振就想喂宝宝喝酸奶,以此来增加宝宝的食欲。儿科医生介绍说,酸奶虽然营养价值高,但1岁以下的宝宝最好别喝酸奶,因为酸奶有可能“腐蚀”婴儿娇嫩的肠胃,会影响消化吸收的。 酸奶会影响肠道有益菌群的生长,对于处于婴儿期的孩子来说,胃肠道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胃黏膜屏障还不健全,胃酸、胃蛋白酶活性较低,4~6个月时也仅为成人的一半。而酸奶的加工经过一个酸化过程,PH值较低,进入胃肠道后,可“腐蚀”婴儿娇嫩的胃肠黏膜,进而影响消化吸收。 此外,酸奶中的乳酸菌虽能抑制和消灭很多病原体微生物,但同时也破坏了对人体有益菌的生长条件,同时还会影响正常消化功能,尤其对患肠胃炎的婴儿和早产儿更不利。而且,过早地给宝宝喝酸奶也会养成他们对甜食的偏好。 当然酸奶含有丰富营养,所以当宝宝满1岁后,肠胃发育逐渐完善,这时可以适当给宝宝喝酸奶,以增加营养。儿科医生说,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马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经发醇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营养成分高。 此外,...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近日,“早产儿院外喂养对策沟通会”在京举行。新生儿领域顶尖专家表示:目前我国营养支持策略偏重于住院期间,而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支持尚属空白。专家建议早产儿出院后通过使用如母乳加母乳强化剂或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粉(PDF)等喂养策略,帮早产儿在出院后这一关键时期完成追赶性生长。 营养不良是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高发的主因 全球著名新生儿营养学家、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儿科新生儿分部副教授JaneDCarver博士指出,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更容易面临营养缺乏以及宫外生长迟缓(EUGR)的危险,其中生长障碍、骨矿物含量不足、神经精神发育受限是早产儿出院后所面临的“三大成长挑战”。 Carver说,“基本上出生后一年到一年半之内,对早产儿的神经发育非常重要。这个期间内应尽量努力,保证他们良好的生长。很多研究证实,如果生后一年或两年没有实现追赶性生长,早产儿就失去了追赶性生长的机会。” 但我国国内一项最新临床数据表明,我国早产儿的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率高达60%,是发达国家水平的近两倍。营养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对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和出院后的营养缺乏状态的重视程...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Q:专家你好:我的宝宝早产,出生时只有4斤3两(2150克),一直坚持母乳喂养,现在有79天(两个多月)体重增加到7斤4两,请问这样的增长是否标准,还是偏慢,能否实现追赶性生长? A:体格发育增长情况非常好,我们评价一个孩子体格发育是不是正常要看三个方面,一个就是看他跟同年龄的孩子比是不是处在一个正常范围,一个他跟自己比从他出生到现在他每个月的身高体重是不是按照一个匀速上升的情况在长。 一般来说,半岁以内的孩子每个月长够600克,半岁到一岁每个月长够300克,一岁到三的孩子每个月长够150克那就长的比较正常,现在孩子还是长的不错。 按照身高、体重看孩子是正常肥胖看孩子的体型匀称不匀称,您的孩子身高体重比较正常,但是和同龄孩子比慢一些,他出生的时候是早产低出生体重,这种孩子在出生一年之内可能会有一个追赶性生长,但是生长曲线可能会比正常的孩子正常足月的孩子稍微低一些,只要按照自己的生长速率匀速上升就可以了。 相关链接: 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家庭护理早产儿的要点 早产儿如何预防脑瘫发生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