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早产儿护理要格外细心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的名词许多人都听说过,但究竟什么样的新生儿是早产儿呢?从医学上讲,孕周<37周出生的新生儿即为早产儿,出生体重大多不足2500g。   在我国早产儿在活产婴儿的发生率为0.68%,早产儿由于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因此死亡率比足月儿高。   从外观上看,早产儿一般都比较瘦小,头大身子小,皮肤薄弱,有时皮下的毛细血管都能看得到,因此穿的衣服要柔软,不要有扣子,千万不要擦伤其皮肤,否则极易引起感染导致败血症。   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其体温常随环境温度而变化,如果受凉则会引起一种皮肤和皮下脂肪都发硬的疾病,即硬肿症,此时婴儿不吃奶,体温发凉,甚至吐出血来,则发生了最严重的合并症叫肺出血;如果环境温度太高,孩子则会发热。因此,早产儿出生后,最好先在医院护理一段时间,待其生命力增强后再回家。   早产儿体格增长速度较快,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但其消化功能差,因此要根据其特点少量多餐,每顿喂的不要太多,乳汁不要浓,但要根据其需要1-2小时喂一次,早产儿由于体内能量储备少,不及时补充会发生低血糖和抽风。因此对早产儿的护理和喂养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相关链接:...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护理要注意五个方面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很多早产儿家长表示最担心的是孩子以后会不会有后遗症,对此,有关医学专家表示,如果早产儿是因为合并有心脏、染色体等问题早产的,有后遗症的几率很大,如果不是则基本上没有问题,而杨杰则表示“一般来说,早产儿的体质会比健康的足月儿差一些,因此早产儿出院后家长的早期护理非常重要。”杨杰表示,孩子在医院呆到37周出院后,家长的护理要注意五个方面:   1.皮肤要勤清洁   很多家长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早产儿体质弱,怕感冒,就给他减少洗澡次数,“其实早产儿的皮肤薄,更容易受细菌感染,清洁显得更为重要。”她表示,广东气温高,即使是冬天也可以通过开暖气等来保证室温,没必要担心孩子会感觉冷。清洗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褶皱部位,屁股每次换完尿布后要及时用清水清洗并擦干。口腔要用凉开水清理,防口腔感染。   2.喂奶要控制好频率和奶的冲调比例   由于早产儿一般要进ICU,脱离母亲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出院后基本上都是人工喂养或者混合喂养,在住院期间一般由医院为早产儿配置奶粉。据了解,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一般使用早产奶粉或者专为早产儿配置的液体奶,但目前国内市场上尚无此类产品...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护理要过哪几道关?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护理要过哪几道关?   胎儿是完全依靠母体而生存的,母体不仅为其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还为其排泄废物和二氧化碳。胎儿在母体内各组织器官逐渐分化、形成,功能渐趋成熟;出生后,新生儿的生活环境发生质的变化,需独立面对周围的一切,这就需要其有能独立进行呼吸、循环、摄食、排泄等基本生命活动的能力。   足月儿由于在宫内发育的时间足够长,其各器官都基本发育成熟,基本上能适应新环境;早产儿(指胎龄小于37周,体重小于2?5公斤的未成熟儿)由于全身各个器官都未发育成熟(胎龄越短,越不成熟),难以适应子宫内外环境的骤然变化,易发生各种疾病,甚至死亡。早产儿出生后主要面临五个方面的问题,即五道关。   呼吸关:   早产儿因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出现频繁的呼吸暂停或呼吸衰竭。另外,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要保持张开状态而不萎陷,需要一种称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参与,早产儿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少,容易出现肺泡萎陷,通气降低,出现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   体温关:   正常体温是机体维持正常新陈代谢的基本条件。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如何护理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护理   早产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这些提前出生的宝宝不仅胎龄小,体重轻,其他各方面也与足月儿不同,因此母亲必须知道以下知识:   早产宝宝应该如何护理   1、环境要求   早产儿视听觉发育不成熟,喜暗好静,应减少声光对早产儿的影响,房间内光线不宜过强,避免灯光直射宝宝眼睛,防止视网膜损伤。保持安静,尽可能集中操作,动作轻柔,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和干扰,尽量提供宝宝完整的睡眠时间,不宜使其突然惊醒,尽量提供一个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   2、保暖   早产儿的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少,不能稳定维持正常体温,很容易随着环境温度改变出现体温变化,合理保暖对于他们尤其重要。室温应保持在24-26℃,空气干澡会造成早产儿水分挥发过多,所以应保持相对湿度55-65%,体重越轻,环境温度应越接近于早产儿体温,勤量体温,维持宝宝体温在36-37℃。   3、喂养   早产儿胃容量小,消化能力弱,易发生溢奶、呛咳、呕吐、腹胀、腹泻等。母乳易于消化,营养均衡,有吸吮能力的早产儿应尽早哺乳。如无母乳,应喂早产儿专用配方奶,少食多餐,由稀到浓,由少到多,尽量根据...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如何护理?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由于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因此要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   早产品儿出院回家后,首先要保温。早产儿居住的室温一般应保持在24~26度,湿度保持在55%~65%。   其次,由于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因此要积极预防感染。家中有呼吸道、皮肤、消化道感染者不要进入早产儿的房间,以防交叉感染。   母乳是早产儿的首选食品。因母乳中所含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适当,富含必须氨基酸,尤其是早产儿所必须的胱氨酸、牛磺酸较高,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良作用的苯丙氨酸和酷氨酸较低。   早产儿体重越小,胃容量小,故应采用多次少量喂养的方法,缩短间隔时间。研究发现,早产儿比足月儿生长发育快,一般到2岁时体重、身长可与同年龄的足月近似,个别体重过低者,迟到4岁才能相近。   早产儿住院期间依赖医护人员及特殊的医疗器材照顾,不需父母费心,但出院后的一切养护责任必须由父母承担,因此建议父母应具备以下物品:   1.预备必须的装备:如氧气袋(瓶)、抽痰管、喂食管及喂食空针等。   2.熟练胸背部的拍痰:这对肺、气管发育不佳的早产儿是有利的。   3.喂食...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如何适当供给氧气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   (1)遇到喂乳时易青紫的早产儿,可在喂奶前后予以数分钟氧气吸入。   (2)原则上,凡遇早产儿发生青紫或呼吸困难及情况欠佳者,才给予氧气吸入。   (3)给氧以能解除症状为度,症状消失便可停止,必要时可持续给氧,但最好不要超过3天,流量与抢救窒息同。   (4)给氧浓度以38%~40%为宜,禁忌给氧速度太快。目前,我们仅靠临床上患儿情况来掌握给氧速度,以解除呼吸困难及青紫消失为宜。   (5)给氧用小漏斗,以漏斗最下边缘接近患儿鼻孔为宜,因氧气较重,这样易于向下流入患儿鼻孔。导管法:将导管插入鼻内约1cm即可,这样较为舒服易为婴儿接受,并可减少刺激及避免氧进入胃内。   (6)氧气通过水温45℃左右湿化瓶效果最好。如果吸入的氧气所带的湿度不够需额外用喷雾器或蒸气增加湿度。未经加温和增湿的氧气会使婴儿迅速降温,输氧使婴儿降温越多,婴幼儿需氧越大,这样,把临床所需的氧转用来产热,将使婴儿处于危险境地。   (7)及时调节流量及湿化瓶温度并注意导管是否通畅。   (8)给氧过多可致高血氧症。①对肺脏的毒性,见于正压呼吸给氧时,可引起肺功能及肺实质的损害,...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如何预防脑瘫发生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因为早产儿脑发育不成熟,出生后容易患一些疾病,如呼吸困难,缺氧、脑内出血、脑组织损伤等。此外,早产儿营养常不充足,也影响脑的发育。体重越小发生脑瘫的几率越高。据调查,100个早产儿约有3个脑瘫患儿。   如何预防脑瘫发生   父母按照一定方法在家中给孩子做按摩、体操??每日两次,每次5-15分钟和强化的主动运动训练,如按月龄增长做相应的抬头、拉坐、翻身、坐、爬、站和走等运动,促进运动张力发展。   这样早产儿脑瘫可以减少2/3以上,即使发生脑瘫,也可明显减经。   强化的主动运动训练法   0-2个月   俯卧抬头。早产儿满40周开始俯卧练习,吃奶前1小时,空腹觉醒时,俯卧位用语言和玩具引导小儿抬头。每次训练10分钟,每日训练4-6次。   母子面对面训练法。小儿俯卧于母亲身上,母亲可与小儿对话鼓励小儿抬头。   侧卧对称性姿势。使小儿侧卧于床上,双上肢及双手保持在躯干的正中位,此姿势可控制异常性非对称性姿势及异常性的伸肌紧张。   3-4月   俯卧抬头训练。继续让小儿进行俯卧位抬头训练。   翻身。用玩具诱导小儿翻身,帮助小儿翻身时可一手握位小儿的手...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家庭喂养与护理攻略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的喂养与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将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早产儿皮肤鲜红,呼吸浅、快而不规则,吸吮力差,体温调节功能和各种反射差,觉醒程度低。早产儿的喂养和护理方面要特别的注意。   早产儿喂养与护理全攻略   一、喂养篇   1、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早产儿比足月儿生长发育要快得多,对维生素A、C、D及钙、铁等矿物质的需求量也相对比足月儿要多。出生体重1000-1500克的早产儿,一岁时的体重可达到出生时的7倍;出生体重1500-2000克的早产儿,一岁时可达到出生时的5倍半,而足月儿一岁时的体重一般仅为出生时的3倍。   早产儿体重增长得是否合理,是喂养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一般每日增长体重25克较合理。另外,若不及时给早产儿补充营养,易患贫血和佝偻病,体质也会很弱。   2、喂奶   对于早产儿来说,更需要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肌体免疫能力。因为早产儿的胃容量很小,每次喂奶量宜少,时间间隔宜短。   如果婴儿体重在1500克以下,每1小时就要喂奶一次;1500-2000克者每2小时喂一次;2500克左右的早产儿则...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家庭护理的“三道关”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家庭护理的“三道关”   俗话说,十月怀胎。“瓜熟蒂落”才是自然圆满。可是临床上,却有相当部分新生儿是“提前报到”。据统计,广东省早产率高达9%,略高于全国水平,这一状况已经引起了新生儿科专家的关注。孕妇精神压力大,孕期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以及未知的感染均是导致早产儿增多的原因。早产儿的生存能力低,出院的家庭护理显得十分的重要。   近10%的早产率,精神压力大是诱因   在妊娠37周之前出生、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孩子均被称为“早产儿”。据统计,近年来,早产儿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据全国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2002年全国早产儿约占新生儿出生总数的7.7%,2005年上升至8.1%。最新的调查显示,广东省早产发生率为9%左右,比全国水平还高。这些早产儿大多在28-30周出生。这与现在孕妇的精神压力大、患基础疾病及易感染等有关。   最近他们接生了一对妊娠只有24周的双胞胎,每个新生儿体重不足500克。值得注意的是,试管婴儿中的双胎和多胎本身就容易发生早产,所以不要人为“制造”双胞胎。   早产儿先天不足,家庭护理很重要   早产儿由于全身各个器...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家庭护理要点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在家中护理,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防止感染。由于早产儿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因此要积极预防感染。采取专人护理(如母亲或奶奶等),尽量避免外人走进BB房或抱BB给亲戚朋友看,少到公共场所及人多的地方。同时接触BB前注意用肥皂水洗净双手,有感冒、腹泻、皮肤病患者避免接近BB。   二、注意保暖。早产儿居住室温一般应维持在24-28℃,湿度保持在55-65%,如发现婴儿四肢凉,可加盖棉被或用热水袋(水温应50-60℃左右),放置小被外或抱小儿贴紧母亲怀抱使其保暖。体温应维持在36-37℃之间。   三、精心喂养。早产儿喂养需要细心、耐心、精心,注意防止呕吐。首选食品为母乳,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配方奶为宜,并应尽早补充维生素K、A、D、C,以及铁和钙。喂养时选择侧卧位,喂养后注意抱起BB,请排背部,以防溢奶引起窒息。   四、加强皮肤护理。注意保持婴儿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给BB洗澡一次,尤其注意皮肤皱折处,如颈、腋下、腹股沟。同时加强脐部的护理,使用75%酒精消毒,预防脐炎,直至脐残端脱落为止。每次大便后用温开水清洗臀部,防止臀红。   五、定期到儿科保健中心随诊,检...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