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早产儿有什么营养需求?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营养需求   早产儿由于先天条件不足,胃容量的感受性差,有胃排空延迟现象.肠胃蠕动也较弱。因此.提供足够且易消化吸收的营养素,可避免早产儿因器官及生理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而引发的许多营养问题。   早产儿的身体组成显然与足月儿不同。怀孕28周的早产儿,体脂肪比率可能少于体重的1%,而足月儿体脂肪比率则约增至15%~16%。足月儿的能量储存接近7千卡(约29.3千焦),其中约75%是脂肪。因此,足月儿更能处理出生前后的压力,且在没有严重代谢情况下,可储存能量来维持体温。   相比之下,早产儿由于先天条件的不足,对胃容量的感受性差,胃排空又延迟,肠胃蠕动也较弱。因此,提供足够的营养使胎儿在出生后能跟得上在母体子宫内的生长速度,并且提供容易消化吸收的营养素,可避免因早产儿器官及生理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而引发的许多营养问题。   热量:早产儿要达到适当的体重常会遇到许多阻碍,如吞咽能力、小肠机能障碍、胃食道逆流和吸收不良脂肪、糖类的消化能力差等,都是造成热量利用较低的原因。此外,隔离较少(出保温箱)的早产儿在热量贮存不多的情况下,用生长所需的热量来维持体温,也会促使皮下脂肪减少...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有哪些特殊喂养方法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凡新生儿胎龄未满37周(小于259天),不论其出生体重大小,均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   早产儿的营养及喂养:目前各界较重视,一般主张早喂养,使其生理体重下降时间缩短,或程度减轻,低血糖率发生减少,血胆红素浓度相对减少。一般生后6~12小时开始喂糖水,24小时开始喂乳,体重过低或一般情况较差者,如曾发生紫绀、呼吸困难或手术产者,可适当推迟喂养,静脉补液。   哺喂方法:按早产儿成熟情况不同而异,对出生体重较重的、吮吸反射良好的,可直接哺乳,反之用滴管或胃管喂养。   摄入量随早产儿出生体重及成熟程度而定,可参考早产儿摄入量计算公式。   出生10天内早产儿每日哺乳量(ml)=(婴儿出生实足天数+10)×体重(克/100)   10天后每日哺乳量(ml)=1/5-1/4体重(克)   以上摄入量为最大摄入量,如早产儿不能吃完,可将剩余部分由静脉补充,以保证蛋白质、热卡和水分的供给。   喂奶间隔时间:可根据奶方和体重安排,一般体重1000克以下者,每小时喂一次;1001~1500克者,每1.5小时喂一次;1501~2000克,每2小时喂一次;2001~2500...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母乳喂养的特殊性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可能会由于合并一些严重的疾病,或由于体重过轻而住院治疗。孩子住院与母亲分离,就影响了母乳喂养的正常进行。   因为与母亲分离,孩子没有与母亲很好的接触、没有吸吮,母乳的分泌受到影响;还因为母亲与孩子分离,母亲的情绪受到较大的影响,这些都将影响母亲乳汁的分泌。早产儿怎样才能坚持母乳喂养呢?   首先,妈妈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最适合喂养孩子,要想办法让孩子吃到母乳,或者想办法让孩子出院后吃到母乳。第二,尽可能地与早产儿接触,如孩子住院的医院有母婴同室病房,妈妈一定要陪伴孩子住入母婴同室病房。第三,对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孩子,妈妈要按时挤奶(至少每三小时挤一次),然后将挤出来的奶喂婴儿。   对于有吸吮能力的早产儿,可以直接地、尽早地让孩子吸吮母亲的乳头。喂奶时要注意正确的喂奶姿势,帮助孩子含吸住乳头及乳晕的大部分,这样可有效地刺激泌乳反射,使孩子能够较容易地吃到乳汁。   对于吸吮能力差的早产儿,应当把奶挤出来喂孩子。可用滴管或小匙喂给孩子。选用的滴管应到专门的医疗器械部门去购买。   小匙应选用边缘钝的瓷匙或不锈钢匙为好。不管是选用滴管或瓷匙和不锈钢匙,...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母乳喂养的问题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是指孕期不足37周的新生儿,由于早产儿的各种生理功能可能不健全,早产儿的喂养也有其特殊性。   早产儿可能会由于合并一些严重的疾病,或由于体重过轻而住院治疗。孩子住院与母亲分离,就影响了母乳喂养的正常进行。因为与母亲分离,孩子没有与母亲很好的接触、没有吸吮,母乳的分泌受到影响;还因为母亲与孩子分离,母亲的情绪受到较大的影响,这些都将影响母亲乳汁的分泌。早产儿怎样才能坚持母乳喂养呢?   首先,妈妈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最适合喂养孩子,要想办法让孩子吃到母乳,或者想办法让孩子出院后吃到母乳。第二,尽可能地与早产儿接触,如孩子住院的医院有母婴同室病房,妈妈一定要陪伴孩子住入母婴同室病房。第三,对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孩子,妈妈要按时挤奶(至少每三小时挤一次),然后将挤出来的奶喂婴儿。   对于有吸吮能力的早产儿,可以直接地、尽早地让孩子吸吮母亲的乳头。喂奶时要注意正确的喂奶姿势,帮助孩子含吸住乳头及乳晕的大部分,这样可有效地刺激泌乳反射,使孩子能够较容易地吃到乳汁。   对于吸吮能力差的早产儿,应当把奶挤出来喂孩子。可用滴管或小匙喂给孩子。选用的滴管应到专门的医...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母乳喂养越早越好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   新生儿面临四大难关:呼吸关、体温(保暖)关、消化关和感染关。闯过四重生死关,早产儿还面临神经系统、听力和视力三个后遗症的考验。   大于28周、小于37周出生的孩子,属于早产儿。据卫生部监测显示,我国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率达6%。   羊膜感染、妊娠高血压、心理压力是常见原因   早产儿为何越来越多?哪些因素导致新生儿早产?   郑州市新生儿危重症转运救护中心主任、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张家洁主任医师总结了早产的三大原因:母体因素、子宫等因素和胎儿因素。   母体因素中的羊膜感染是最常见原因之一,占到全部早产儿的一半。羊膜是包裹着胚胎的三层膜中最里面的一层,一旦感染极易发生羊膜早破,这就是早产的先兆。引起羊膜感染的,一是孕妇全身感染,如感冒等呼吸道感染、腹泻等肠道感染,波及羊膜;二是妇科感染,如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的病菌转移到了羊膜。妊娠高血压也是造成早产的常见原因。妊娠高血压难以控制时,一般建议终止妊娠。   近年来,多胞胎出生率上升也使早产儿增多,多胞胎增多与滥用促排卵药物有关。统计显示,服用促排卵药物的孕妇早产率在40%~50%。   ...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特点有哪些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大多数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早产儿的死亡率较高,因为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因此,大多数早产儿需要在医院治疗护理一段时间。   早产儿有哪些特点呢?   1、外表特点:头颅相对更大,与身体的比例为1:3,囟门宽大,颅骨较软,头发呈绒毛状,指甲软,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全降,女婴大阴唇不能盖住小阴唇。   2、呼吸系统:因呼吸中枢和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呼吸功能常不稳定,部分可出现呼吸暂停和青紫。有些早产婴儿因肺表面活性物质少,可发生严重呼吸困难和缺氧,称为肺透明膜病,这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3、消化系统:吸力和吞咽反射均差,胃容量小,易发生呛咳和溢乳。消化和吸收能力弱,易发生呕吐,腹泻和腹胀。肝脏功能不成熟,生理性黄疸较重且持续时间长。肝脏储存维生素k少,各种凝血因子缺乏易发生出血。此外,其它营养物质如铁,维生素A'D'E'糖源等,早产儿体内存量均不足,容易发生贫血,佝偻病,低血糖等。   4、体温调节: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大,肌肉活动少,自身产热少,更容易散热。因此...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生存有什么难题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少数确恬早产儿而体重超过2,500g,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仍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   1、巨大的生存难题   难题1:体重低、功能差。   早于怀孕37周出生的婴儿被称为早产儿;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的足月或早产儿,被称为小于胎龄儿,也称宫内发育迟缓儿;他们不仅体重都明显低于足月新生儿,身体各器官功能也都比正常新生儿差,无法顺利适应外部环境。   其中有些婴儿即使是喝奶,也能发生致命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医学上把早产儿、宫内发育迟缓儿和患有疾病的危重新生儿统称为特殊婴儿。在刚刚出世的几天内,这些弱小的婴儿,尤其是患有疾病的危重新生儿,需要通过输液的方式补充营养,维持生命,再逐渐过渡到正常的吃奶方式。   难题2:需要“追赶式生长”。   研究发现,特殊婴儿要通过出生早期的追赶式生长,才能追上其他同龄儿的发育水平。而这种“追赶式生长”的最佳时期是在出生后第一年,尤其是前半年。一旦错过这段最佳时期,就很难完成追赶式生长的目标。对于...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怎样供给氧气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1)原则上,凡遇早产儿发生青紫或呼吸困难及情况欠佳者,才给予氧气吸入。   (2)给氧以能解除症状为度,症状消失便可停止,必要时可持续给氧,但最好不要超过3天,流量与抢救窒息同。   (3)给氧浓度以38%~40%为宜,禁忌给氧速度太快。目前,我们仅靠临床上患儿情况来掌握给氧速度,以解除呼吸困难及青紫消失为宜。   (4)给氧用小漏斗,以漏斗最下边缘接近患儿鼻孔为宜,因氧气较重,这样易于向下流入患儿鼻孔。导管法:将导管插入鼻内约1cm即可,这样较为舒服易为婴儿接受,并可减少刺激及避免氧进入胃内。   (5)遇到喂乳时易青紫的患儿,可在喂奶前后予以数分钟氧气吸入。   (6)氧气通过水温45℃左右湿化瓶效果最好。如果吸入的氧气所带的湿度不够需额外用喷雾器或蒸气增加湿度。未经加温和增湿的氧气会使婴儿迅速降温,输氧使婴儿降温越多,婴幼儿需氧越大,这样,把临床所需的氧转用来产热,将使婴儿处于危险境地。   (7)及时调节流量及湿化瓶温度并注意导管是否通畅。   (8)给氧过多可致高血氧症。①对肺脏的毒性,见于正压呼吸给氧时,可引起肺功能及肺实质的损害,抑制细胞内代谢、...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怎样预防脑瘫发生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有的宝宝是早产儿,妈妈很担心自已的宝宝的发育能否正常,将来会不会得脑瘫?有什么方法使我的宝宝成长为智力和运动功能正常的孩子?   什么是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是生后一个月以内,因某种因素损害了未成熟脑组织,造成运动障碍的器质性疾病。表现有以下4大特点。   (1)运动落后和主动运动减少:正常小儿3个月时俯卧位时会抬头,仰卧位时有踢腿动作,而脑瘫患儿很少有这些动作。正常小儿4~5个月时能主动伸手触物,而脑瘫患儿上肢活动很少。   (2)肌张力异常:脑瘫患儿比正常儿张力低或增高。   (3)姿势异常:脑瘫患儿经常有头向后仰,6个月坐位时后倒,两腿夹紧,把尿和更换尿布困难等等。   (4)反射异常:正常小儿头部位置突然放低有拥抱反射(如惊吓一样表现),一般6个月以后消失,而脑瘫患儿不消失。还有其他各种反射异常。   为什么早产儿容易患脑瘫?   因为早产儿脑发育不成熟,出生后容易患一些疾病,如呼吸困难,缺氧、脑室内出血、脑组织损伤等。此外,早产儿营养常不充足,也影响脑的发育。体重越小发生脑瘫的几率越高。据调查,100个早产儿约有3个脑瘫患儿。   脑瘫患儿能治好吗...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想健康 不宜喝酸奶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想健康不宜喝酸奶   一天一袋酸奶,是许多人的选择,但如何才能喝出品质,喝出健康来呢?那你就看看专家提出的三要、三不要吧?   三要:   1.要鉴别品种。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由牛奶或奶粉、糖、乳酸或柠檬酸、苹果酸、香料和防腐剂等加工配制而成的“乳酸奶”,其不具备酸牛奶的保健作用,购买时要仔细识别。   2.要饭后2小时左右饮用。适宜乳酸菌生长的PH值酸碱度为5.4以上,空腹胃液PH值在2以下,如饮酸奶,乳酸菌易被杀死,保健作用减弱;饭后胃液被稀释,PH值只上升到3~5。   3.要饮后及时漱口。随着乳酸系列饮料的发展,儿童龋齿率也在增加,这是乳酸菌中的某些细菌起主导作用。   三不要:   1.不要加热。酸奶中的活性,乳性乳酸菌,如经加热或开水稀释,便大量死亡,不仅特有的风味消失,营养价值也损失殆尽。2.不宜与某些药物同服。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治疗腹泻的收敛剂次碳酸、鞣酸蛋等药物,可杀死或破坏酸奶中的乳酸菌。   3.不要给婴儿喂食。酸奶含钙量较少,婴儿正在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钙,且酸奶中由乳酸菌生成抗生素,虽能抑制和消灭很多病原体微生...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