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体重下降:宝宝出生后的前几天体重可能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这就是生理性体重下降。这是由于宝宝出生后吃奶量还不多,通过排尿、排胎便或出汗等途径使水分丢失造成的,一般7-10天即可恢复正常体重,并开始正常的体重增长。 生理性黄疸:宝宝出生2-3天后,皮肤出现轻度发黄,但精神、吃奶都很好,这就是生理性黄疸。这是由于胎儿时期体内的红细胞数量较多,出生后红细胞破坏,产生过量的胆红素。而新生儿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能力较低,多余的胆红素在血液内积聚,从而染黄了皮肤和巩膜。这种现象一般会在生后7-10天内自行消退。 生理性阴道出血及乳房肿大:新生女婴在生后,阴道可能有少量的血性分泌物排出。一些男婴和女婴还可能有乳房肿大的现象,这是由于宝宝出生后,体内来自母体的雌激素水平骤减的原因所致。请不要紧张,也不用处理,几天后会自然消失。 “螳螂嘴”和“马牙”:有些新生儿口腔的两侧颊部都有一个较厚的脂肪垫隆起,老百姓俗称“螳螂嘴”。有人认为“螳螂嘴”妨碍婴儿吃奶,要将它挑掉。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脂肪垫属于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不仅不会影响宝宝的吸奶,反而有助于宝宝的吸吮。有些宝宝...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有着宽宽的前额,大而明亮的眼睛,微小的鼻子,柔嫩的皮肤,对爸爸妈妈来说像是一块带有磁性的吸铁石。当母亲第一次接触新生儿时,母亲的动作大多和新生儿面部的表情特别是眼睛的表现有关。 正像你对新生儿的面部感兴趣一样,婴儿也对你的面部特别感兴趣。当新生儿将成人的面孔与几何图形作出比较时,他们会首先选择人脸。在安静觉醒状态下,婴儿常以特别的兴趣注视着你的面部,他们不但有能力对于看到的面部作出反应,而且能正确地模仿你的某些表情。 一位天才的希腊心理学家马勒特斯首先注意到了这种模仿能力。 谁在模仿谁呢?你看,当宝宝处于安静觉醒状态时,距离宝宝的面部约20~25厘米,母子互相注视着,母亲聚精会神地看着孩子,孩子也在目不转睛地望着妈妈的脸。 首先,尽可能地伸出你的舌头,慢慢地重复伸出舌头,每20秒钟一次,共6~8次,然后停止。如果宝宝继续看着你的脸,常常可能在嘴里移动自己的舌头。开始时,朝着一侧面颊移动,大约20~30秒钟后,舌头将慢慢地出现在嘴边。最后,有的宝宝能很快地将舌头伸向嘴外。 伸出舌头,对新生儿来说,就像玩游戏一样。当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面部时...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导读:新生儿的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但新生儿的体温中枢功能尚不完善,体温不易稳定,受外界温度环境的影响体温变化较大。除了体温外,新生儿还有其他的生理发育正常表现: 新生儿正常发育衡量指标 体格发育状况: 体重2500-4000克;身长47-53厘米;头围33-34厘米;胸围约32厘米;坐高(顶――臀)约33厘米;四肢:双手握拳,四肢短小,并向体内弯曲。 呼吸:每分钟40-60次。 心率:每分钟140次左右。 循环:心率比成人快,每分钟为90-160次。 生理机能发育状况: 排泄:新生儿一般在生后12小时开始排胎便。 尿量:初生儿第一天的尿量很少,约10-30毫升。在生后36小时之内排尿都属正常。 体温:新生儿的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但新生儿的体温中枢功能尚不完善,体温不易稳定,受外界温度环境的影响体温变化较大。 运动机能:出生就会大声啼哭,以后会一阵阵地哭。出生后半小时内可俯卧于母亲胸前吮吸和吞咽母乳。物体碰触口唇时会引起吮吸动作。 神经系统发育状况: 触觉:对母亲的触摸、抚抱,感受灵敏...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导读:刚降生的宝宝,会表现出一些奇怪的生理现象。只要父母了解其中原因,并能适当注意,宝宝一定会变得正常起来。 ?分叉的舌头 现象:刚出生的宝宝,口腔的上腭中线两旁或牙龈边缘会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小点,这是传说中的“马牙”,一般不会影响婴儿吸吮,2~3周后就会消失;宝宝的小舌头伸出来时,舌尖看起来像是要从中间分叉了一样,大约在1岁之前,这种“可怕”的现象就消失了,舌尖会向前生长。 提示:传说中的“马牙”是不祥之兆,说要用针挑破它,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因为口腔黏膜很薄,血管又很丰富,稍不小心,就会造成感染,引致败血症。 ?泌乳的乳房 现象:宝宝出生后3-5天时,乳房可能会肿大,变得像蚕豆一样大小,有时还可能流出少量乳汁样黄色液体。这是由于胎儿时受母亲分泌的激素影响所致,一般在2-3周就会自然消失。 提示:不要随意地挤压宝宝的乳房,不仅会破坏其乳腺功能或造成乳头扭曲,还可能使娇嫩的皮肤发生破损,造成炎症。 ?斜视的眼睛 现象:刚出生的宝宝,由于在产道中受过挤压,所以眼睑会有些浮肿,一般在2-3天就会消失。而让妈妈感到惊讶的是,宝宝怎么会老...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什么是正确的喂奶方法呢?其实这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要妈妈和宝宝都觉得舒适,宝宝能吃好就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妈妈要在哺乳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喂奶方法。 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喂奶方法。第一是侧卧位,适合于产后妈妈非常疲倦时或夜间喂奶。妈妈和宝宝均侧卧,宝宝的脸贴近妈妈的乳房。 采用这种方法喂奶时要特别注意宝宝的情况,有时妈妈很累,喂奶时不知不觉睡着了,宝宝很容易出现呛奶、窒息等意外。 第二是抱式,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妈妈一手将宝宝抱在胸前,脸贴近乳房,另一手将乳头送向宝宝口中。这种方法最好观察宝宝吃奶时的情况。 但喂奶时间过长,妈妈有时会很累,这时,也可将宝宝横放在床上,妈妈坐在床边,用手支撑着床将宝宝抱着,这样可以节省一些体力。 不管哪种方式喂奶只要宝宝能将乳头乳晕大部分含在口中,妈妈能感觉宝宝有力的吸吮动作,就说明喂奶成功。 喂奶时应两侧乳房交替进行,以免引起两侧乳房不对称,喂完奶,将宝宝竖着抱起,贴在自己肩上,轻轻拍打宝宝的后背,以利其将吸入的空气排出。另外要注意,喂奶时不要给宝宝穿太多的衣服,否则既妨碍宝宝的吸吮...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新生儿需要的营养素 人体的六大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糖(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现在有人把膳食纤维看作第七类营养素。新生儿所需的营养素不仅要维持身体的消耗与修补,更重要的是要供给新生儿生长和发育之用。 母乳喂养五宜 一宜半小时内开奶 新生儿出生后30分钟以内就要开始与母亲肌肤接触30分钟以上,同时帮助新生儿吸吮乳头。新生儿出生后半小时内,其觅食反射最强,以后逐渐减弱,24小时后又开始恢复。 及早开奶的好处: 1有利于母乳分泌,不仅能增加泌乳量,而且还可以促进奶管通畅,防止奶胀及乳腺炎的发生。 2新生儿也可通过吸吮和吞咽促进肠蠕动及胎便的排泄。 3新生儿的吸吮动作,还可以反射性地刺激母亲的子宫收缩,有利于子宫的尽快复原,减少出血和产后感染的机会,更有利于产妇早日康复。 4早喂奶使小儿得到更多的母爱,能尽快满足母婴双方的心理需求,使婴儿感受到母亲的温暖,减少了婴儿来到人间的陌生感。 TIPS: 开奶前乳房的清洁: 孕时、产后乳房会分泌出一些润液或乳汁,加上出汗等原因,可能乳头上会积有垢痂。...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1.初乳 初乳是产妇分娩后一周内分泌的乳汁,颜色淡黄色、黏稠。初乳营养丰富,能增加孩子的抗病能力,能保护婴儿健康成长。初乳还能帮助孩子排出体内的胎粪、清洁肠道。有些妈妈不知道初乳得好处,由于初乳量少,且颜色不好,就把它弃之不用,这是错误的。因此,即使母乳再少或者准备不喂奶的母亲一定要把初乳喂给孩子。 2.母乳喂养的特点 (1)母乳营养成分好,含有适合婴儿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类营养要素,而且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母乳成分也会随之改变与婴儿的需要相适合。母乳中所有的蛋白质和脂肪质量好,利用率高,容易被婴儿消化吸收,而不像牛奶中含的蛋白质成分不易被婴儿吸收。 (2)母乳中含有较其他乳制品含量更多的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乳糖。 (3)只要乳母自己营养充足,母乳中就含有足量的维生素。 (4)母乳中含的铁有50%能被婴儿所吸收,是各种食物中吸收最好的。因此母乳含铁量虽不多,却已够婴儿需要。 (5)母乳中含有足够的水分,即使在炎热的夏季里,只要母乳多,母亲就能满足婴儿在生理需要。 (6)母乳中钙、磷比例合适,容易被吸收。 (7)母乳的温度适宜、...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母乳中不仅中含有0-6个月宝贝身体发育所需要的各种维生素和营养,而且还含有抵御各种疾病的抗体。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儿科协会极力倡导妈咪们在宝贝出生至6个月尽量母乳喂养的原因。科学家们发现母乳喂养能够为小宝贝带来如下8大好处: 好处1:激发宝贝的智力发育 一些新研究发现了母乳喂养和高智商之间的联系。母乳喂养6个月的宝贝在这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喂养专家们认为,在妈咪给宝贝哺乳的过程中,情感纽带的建立对宝贝智力的发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母乳中的脂肪酸对宝贝的大脑发育则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好处2:预防胃肠道、呼吸道疾病和耳部感染 来自医学界的调查显示,腹泻、呼吸道疾病和耳朵感染都较少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宝贝,即使发生,往往病情也较轻。纯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能够为宝贝提供最佳的保护。 研究者们发现,妈咪的初乳(母体最初分泌的乳汁)中的免疫因子能够在宝贝的肠道、鼻腔、喉咙等处的内壁黏膜上形成一层防止细菌入侵的保护层。起免疫作用的是IgA,也称免疫球蛋白A。在妈咪的初乳中,这种物质含量很高,这就是为什么宝贝出生后,要尽早开始哺乳的原因。当然这种物质在随后的成熟乳中也有...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母乳喂养 新生儿消化系统有哪些特点? 足月儿除胰淀粉酶外,其余消化酶均已足够消化蛋白质和脂肪。早产儿各种消化酶不足,胆酸分泌较少,不能将脂肪乳化。故脂肪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新生期只需奶喂养就足够了。过早地喂养奶糕、米粉等食物,可引起消化不良。出生两周内食管和胃的肌肉发育不全,尤其是胃的出 口(幽门)比入口(喷门)肌肉发育好,吃完奶后立即搬动孩子出现溢奶。新生儿的小肠吸收能力较好,肠蠕动较强,排便次数也多。 新生儿有哪些营养需求? 新生儿的营养需要包括维持基础代谢和生长发育的能量消耗。在适中环境温度下,基础热量消耗为50Kcal/kg,加上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和社长需要,每如共需热量为100-120Kcal/kg。早产儿由于吸吮能力较弱,食物耐受力差,常在生后一周内不能达到以上需要。 新生儿的母乳喂养 1、初乳 初乳是产妇分娩后一周内分泌的乳汁,颜色淡黄色、黏稠。初乳营养丰富,能增加孩子的抗病能力,能保护婴儿健康成长。初乳还能帮助孩子排出体内的胎粪、清洁肠道。有些妈妈不知道初乳得好处,由于初乳量少,且颜色不好,就把它弃之不用,...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一、母乳的阶段性分类 1、初乳: 产后至5~7天内母亲乳房分泌的乳汁称初乳,它呈蛋黄色、质稠、量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较少,有大量的分泌型IgA和吞噬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这有助于增进新生儿呼吸道及消化道防御病菌入侵的能力,提高宝宝的抵抗力,因此,不管今后是采用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一定要将母亲在生后数天内分泌的初乳喂给宝宝,使之有效地保证初到人世的宝宝健康,切勿将其弃之,这实在太可惜了。 2、过渡乳: 生后7天至满月内母亲分泌的乳汁称为过渡乳,脂肪含量高,蛋白质与矿物质有所减少。 3、成熟乳: 生后2个月至9个月内母亲分泌的乳汁称为成熟乳,脂肪比较多,蛋白质、矿物质进一步减少。 4、晚乳: 生后10个月后母亲分泌的乳汁称为晚乳,其量及各种营养成分较前更减少。 二、进行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母乳喂奶的姿势有坐位和卧位两种。一般采用坐位,有利于宝宝吸吮乳汁。也可避免宝宝被奶呛着,夜间可采用卧位喂奶。 每次喂奶前先换尿布,母亲最好用热毛巾把手和乳房擦干净之后才让宝宝吃奶,母亲用手指夹住乳房的前部,将乳头连同乳晕...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