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早产儿要记得检查眼睛!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   相关链接:   5种检查发现新生儿腹胀   宝宝补钙的方法和食物的选择   龙凤胎惨遭双双失明   半年前,怀孕七个月零六天的郑女士在医院顺利生下一对龙凤胎,由于早产,新生儿一出生就被送到医院儿科的加护病房,放进暖箱并输氧,九天后,两个孩子随妈妈一起出院。新生命的降临给郑女士家里带来了无尽的欢笑,但不知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俩觉得两个孩子有点不对劲,别人家的孩子三四个月就开始用手抓东西了,自己的孩子都六个多月了却没有这样的反应。每次拿玩具逗他们玩时,他们的眼睛总是乱转,也不去看玩具,后来郑女士拿着手电筒去照他们的脸,孩子们眼神照旧。夫妻俩这才觉得两个孩子的眼睛可能有问题,赶忙带他们去医院检查。   经眼底检查和超声波检查,结合郑女士的分娩及孩子出生后的经历,医生诊断两个孩子患的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医生告诉郑女士,从眼底检查的情况来看,两个孩子很有可能永远看不见了。夫妻俩吓懵了:自己的孩子不就是比别的孩子早出生一个多月吗?怎么会得这种病呢?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为五期   医生解释道:“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发生于低体重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性疾...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疾病概述   1942年由Terry在因白瞳症及视力不良而受检的婴幼儿中发现。当时推测这种位于晶体后的纤维膜为先天性晶体血管膜之遗迹,称为晶体后纤维膜增生症(retrolentalfibroplasia),1949年Owens经临床观察证实,本病在纤维膜形成之前,尚有一个活动期,并非先天异常。1950年Heath命名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病因病理   一般均有出生后在温箱内过度吸氧史。吸氧时间越长,发病率也越高。但也有认为是由高浓度给氧后迅速停止,使组织相对缺氧所致,与吸氧时间知短无关(Jacobson,1992)。无吸氧史者,亦可因胎儿血红蛋白(fetalhemoglobi)氧饱和度的急激上升、胎儿氧分压(fetalPO2)转入新生儿氧分压(neonatalPO2)时的急激发换等导致本病。此外,母体贫血及多胎儿等,亦为本病发病的原因之一。   胎儿早期视网膜发育玻璃体动脉与脉络膜供给营养。胚胎100mm时,玻璃体血管穿过视盘,同时有小分支自视盘伸周边视网膜。初时仅见于神经纤维层,晚期始达深层。正常胎儿在6~7个月时血管增生显著。早产儿视网膜尚未发育完整,以周边部...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高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简称ROP,是由于新生儿的视网膜血管异常增殖所致的一类疾病,多在早产儿、低体重儿和有吸氧史的新生儿中发现,是导致儿童盲的重要原因之一。早产儿胎龄越短,出生体重越低,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越高。   随着新生儿医学不断发展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普遍建立,低体重和极低体重早产儿通过现代临床有效处理,成活率大大提高,随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者也明显增加,据统计目前患病率高达20%。   提醒早产儿胎龄低、低体重儿和出生时有吸氧史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时刻注意孩子的视力发育情况。大约10%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者经过早期治疗后可以避免致盲。   早产儿都应该到儿科和眼科进行眼睛检查,尤其是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或胎龄不到32周的早产儿是视网膜病变的高危人群。   在观察孩子的视力发育情况时,应掌握以下几点,作为早期发现孩子视力障碍的参考:   新生儿眼睛一出生就有感光功能,此时可根据宝宝遇强光闭眼睛或哭闹等不适反应来判断有无视力障碍;第二个月时,可以协调地注视物体:第三、四个月时,出现手眼协调,可以追随跌落的物体;半岁时能分辨熟人和生人,开始出现头眼协调。部分婴儿在被发现视...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贫血的相关知识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贫血是指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在生后一年内发生的贫血。这与胎儿期各种生理功能发育更不完善有关。   早产儿骨髓造血功能薄弱。由于早产儿,婴儿过早地停止了胎内的骨髓外造血,因而不能适应生后机体快速生长发育。还有,胎龄8个月以前由母体获得的铁较少,8个月以后才开始获得较多的铁,由于早产,使婴儿铁储存减少。本病一般分为早期及晚期贫血一般发生于3~4个月以后者,主要由于铁缺乏所致。   早产儿贫血的临床表现   1.贫血症状苍白、喂养困难、体重不增气促、心动过速、活动减少、呼吸暂停等。   2.水肿少数病例有下肢、足、阴囊、颜面轻度水肿。   并发症:   重症可至呼吸暂停生长障碍、营养缺乏,易并发感染。   诊断:   根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应首先除外感染性疾病和新生儿出血症等,依靠体检和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明确鉴别诊断。   早产儿贫血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素贫血,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升高   2.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正常4~25U/L,早产儿降低且与贫血程度不成比例。   3.血清铁蛋...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重在七分护理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护理   早产儿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生率为5.6%,美国为7.1%至17.9%不等。国内报道早产儿死亡率为12.7%~20.8%。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提高,早产婴儿的存活率已有所提高,但其日后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较正常足月儿差。为此,人们开始关注早产儿发育性照顾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起,发达国家的医务人员已开始对早产儿发育性照顾进行研究,并作了相关报道。现将国内外早产儿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加强环境管理。   减少光线的刺激   光线对早产儿脑部发育有很大影响,光线刺激可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增高,生长发育缓慢,持续性照明能致早产儿生物钟节律变化和睡眠剥夺。然而,大多数新生儿病房都采用持续的、高强度荧光照明。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如拉上窗帘以避免太阳光照射,降低室内光线,暖箱上使用遮光罩,营造一个类似子宫内的幽暗环境。24小时内至少应保证1小时的昏暗照明,以保证宝宝的睡眠。   减少疼痛的刺激   疼痛对新生儿,尤其是接受大量致痛性操作的早产儿和危重儿,可造成一系列的近期和远期不良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包括:护理时...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的家庭护理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刚出院的早产宝宝柔弱而娇嫩,相比足月宝宝,对他们的照顾需要你倍加细心和耐心。   和噪音、强光“躲猫猫”   早产宝宝的视听觉功能发育往往不成熟,接受声光刺激的能力相对较弱,过多的刺激会影响孩子正常的神经发育、睡眠和体重增加。   早产宝宝对光线刺激较为敏感,太亮或太暗都不利于孩子大脑和视力发育。强光主要包括过强的日光灯、阳光等光线刺激,所以在夜间或睡眠时,爸爸妈妈最好降低室内光线,比如,白天可以拉上薄窗帘以避免阳光直射,让孩子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逐渐适应。   过多的噪音刺激不但影响早产宝宝大脑的发育,还可带来远期的后遗症,如听力缺失、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等。家长应为早产宝宝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如说话轻柔、避免穿有响声的鞋、不要用力关门窗、看电视的声音应放低等。   打造四季如春的家   早产宝宝对环境的温度非常敏感,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保持体温及室内温度的恒定,不能过热或过冷。在夏季,室内温度不要过低,保持在26-28度;而冬季室内温度保持在24度左右为宜。尽力为早产宝宝营造一个四季如春的家。   安睡天使成长秘籍   早产宝宝通常每天要睡18至20个小时,良好...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的家庭护理要点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大多数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早产儿的死亡率较高,因为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因此,大多数早产儿需要在医院治疗护理一段时间。   当早产儿能自己吮奶并保证每日吸入量;在室内温度21~24℃下能保持正常体温;体重每日增加10~30克,并达到2300克以上;无并发症;不须吸氧,无贫血及其他营养缺乏等疾病症状,即可出院。但孩子出院后,身体仍然很弱,做父母的要非常小心地加以护理。   防止感染: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母亲或奶奶)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或专用的消毒罩衣),洗净双手。母亲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哺乳,哺乳前应用肥皂及热水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保暖:对早产儿要注意保温问题,但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严严的,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一28℃,室内相对湿度55%一6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   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上、下...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的强化饮食易致糖尿病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的强化饮食易致糖尿病   早产儿通常喂以强化营养膳食来确保其体重和身长的增加,但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这种高营养饮食与青春期糖尿病有关。   伦敦儿童保健研究所的AtulSinghal博士指出,在生长最快的生后一周供给早产儿强化营养将有助于大脑和骨骼的发育,目前多使用强化婴儿配方奶粉。虽然高营养饮食与青春期糖尿病有关,但目前早产儿仍应强化营养喂食,毕竟以后是否患糖尿病或是否出现早期的大脑和骨骼发育问题存在个体差异。研究者强调对早产儿应适度喂养,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不可限制婴儿的饮食,但应避免过度喂养,应使其在第一周内稳步生长。   胰岛素原水平升高提示胰岛素抵抗,即机体对这种血糖调节激素敏感性降低,易发生与肥胖有关的2型糖尿病。Singhal博士及其同事检测了216名早产和61名足月产的青少年血中胰岛素原32-33裂解碎片水平。   这些孩子出生时尚无早产儿强化营养喂养,当时的常规喂养方案是非母乳喂养,使用无强化的婴儿配方奶粉。早产儿组当时被随机分为常规喂养组和强化营养喂养组。   研究结果显示生后一周内强化营养喂养的早产儿在青少年期血中胰岛素原水平高于常规喂养者。...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的抗病能力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由于身体器官发育不完全,甚至有吸吮和吞咽缺陷,不能自己吸奶和饮水,而且胃容纳量少,肠也只能消化少量的食物。这样的早产儿常通过胃管喂养,而且一次不能喂得太多。   刚出生的早产儿,由于没有自主调节体温的能力,如果室内的温度高,他(她)就会发烧;如果室内的温度低,他(她)的体温就会下降。   早产儿的脉速、呼吸浅而快。   由于早产儿尚未充分发育,所以生活能力非常薄弱,对疾病几乎都没有抵抗力。因此,防范感染特别重要,尤其对于那些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感染、败血症和脑膜炎等对早产儿的生命构成威胁。   营养和生命需要的矿物质,须根据每天的血液检查严格控制。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对早产儿进行特殊的保护,需要更细致地呵护和培育。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早产儿的护理一定要注意

Public redrain 写于 2010-05-21

  早产儿有如下身体特征:   (1)体重:2.5千克以下。   (2)身长:45厘米以下。   (3)皮肤:鲜红薄嫩,褶皱处较多,多胎毛。   (4)生殖器官:女婴小阴唇未被大阴唇覆盖,男婴阴囊较小,睾丸未降至阴囊。   事实证明,早产宝宝的确比正常宝宝身体的各方面素质更弱些。宝宝在母体的生长发育时间过短,各个器官和组织发育相对不成熟,功能也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较差。因此,对于早产宝宝更要细心照护,不然很有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危及其脆弱的生命。   产后监护   早产宝宝存在着某些器官的缺陷和障碍,不能适应正常的生活环境。早产宝宝皮下脂肪少,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自身不能有效地调节体温。早产宝宝对疾病的抵抗力低于足月宝宝,对生活环境的消毒隔离要求更高。   身体内部器官的功能性较差,如果没有采取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早产宝宝的口腔、皮肤及脐部等身体部位容易发生病变。   相关链接:   早产儿的日常护理   早产儿的表现与诊断   父母要关注早产儿的眼睛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